2版 趙天麟 高雄政壇傳奇性人物
自幼成長於東部花蓮 卻在高雄市建立政治人脈 政治性格異於常人
高雄政壇出了不少傳奇人物,立委趙天麟應該列入其中之一,因為他以外省第二代,卻能縱橫於綠營,曾經是台聯的議員,搖身一變也能側身於民進黨,而且擊敗國民黨把太陽花當香蕉的邱毅,再於黨內取得中國事務部掌控權,的確可以稱為高雄政壇傳奇性人物。
更令人嘆為觀止之處,就是趙天麟自稱生於高雄市,但是自幼成長於東部花蓮,竟然能夠在高雄市建立政治人脈,結拜兄弟遍布於各行各業,可見趙天麟的政治性格異於常人。 何以能夠鯉魚躍龍門? 但是,趙天麟的成功之道,又是來自何方? 當立委前,趙天麟歷任民進黨中央黨部發言人,民進黨中央黨部文宣部主任,民進黨中央黨部青年部主任,總統大選長昌競選總部發言人,總統大選長昌競選總部新聞部執行長,長工辦公室發言人,高雄市李登輝之友會副總幹事,臺灣青年問政協會總幹事,陳水扁競選總統的高雄市競選總部副總幹事兼青年部督導,台聯黨高雄市議會黨團幹事長,國大代表選舉台聯黨南台灣指揮中心文小組召集人。光憑這樣的資歷,當然可以爭取黨內的地位,但是同樣資歷,在民進黨內不乏其人,何以只有趙天麟能夠鯉魚躍龍門?
得到謝長廷肯定
其實在所有的資歷中,最重要的卻是人微言輕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機要秘書一職,因為在這個階段前,趙天麟雖然是謝長廷競選高雄市長的發言人,還是文宣部主任,也曾是謝長廷新文化工作隊主管,可是謝長廷那時南下打天下,身旁根本沒有管碧玲等人,可以說是蜀中無大將,趙天麟當了廖化,等到隨著謝長廷入主高雄市政府,趙天麟雖然只是小秘書,卻藉機展現才華,而且得到謝長廷的肯定,一下子從徒孫輩,提拔為可以登堂入室的子弟兵。 不過,也因為登龍有術,過於權謀,讓趙天麟成為爭議性人物。 趙天麟能夠接觸認識謝長廷,靠的是姚文智一手的提攜,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尤其,了解內情人士都知道姚文智與趙天麟根本是師徒關係,所以才有趙天麟是謝系徒孫輩的說法。因此,趙天麟能夠躋身政治圈,而且從此呼風喚雨,最該感謝的人士,就是姚文智,但是當姚文智在謝長廷面前暫時失寵時,演出落井下石的不義之舉,卻是趙天麟。
姚文智任高市府副秘書長
1997年,姚文智當謝長廷競選市長辦公室主任,1998年,成為謝長廷首任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長,接著在2000年,出任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有人說副秘書長是閒缺,沒有實權,但是因為謝長廷的前任吳敦義已經大致完成高雄市的基礎建設,所以謝長廷認為心靈建設是以後的施政主軸,所以當姚文智出任副秘書長,負責主導城市建設、空間改造、文化創意活動。
3版姚文智請辭閃人 牽扯到趙天麟?
前民進黨議員陳春生爆料 謝長廷授意趙天麟提供姚涉弊案要他質詢
甚至是愛河整治與景觀工程小組與首次高雄國家燈會籌備小組總召集人,並且兼任第一屆國際貨櫃藝術節總策展人,應該足以証明姚文智在謝長廷心目中的分量是何等重要,但是正當日正當中的時候,姚文智卻突然請辭離開謝長廷,其中的政治恩怨情節相當精彩,不過卻也牽扯到趙天麟。
陳春生憑什麼認定是弊案?
姚文智辭職原因始終未對外公開,但是前民進黨議員陳春生卻猜到箇中原因,可能是為謝長廷要藉由他人之手,整頓姚文智? 陳春生回憶,姚文智辭職當天下午,他還準備在議會公開質詢姚文智,因此由議會議事組負責通知,不料,姚文智卻在中午遞出辭職書,突然離開謝長廷團隊。 究竟是什麼樣的弊案讓姚文智突然辭職?而且陳春生憑什麼認定是弊案? 原來,向陳春生提供資料的人士,竟然是姚文智手下的趙天麟,所以陳春生才認為可信程度非常高,因此才會通知姚文智到議會備詢,也可以說,陳春生心中還是稍有疑問,所以才沒有直接公開趙天麟提供的資料,希望在議會質詢查清真相,一方面藉由民代免責權避免姚文智反撲,另一方面是給姚文智解釋機會,但是姚文智在知道陳春生的質詢內容後,不願正面答覆,而是選擇辭職,其中就是因為牽涉到趙天麟嗎?
事過境遷無從查證
那麼,誰給趙天麟出賣師父的膽子?陳春生証實趙天麟表示是謝長廷授意。 但是,事過境遷,也無從查證。 也就是說,由於謝長廷是師公,所以趙天麟才大義滅親,這也說明謝長廷特別照顧趙天麟,實在事出有因,縱使前立委王世堅對謝長廷一直不離不棄,但是當趙天麟盤算到台北市選議員,而且要到王世堅的大本營參選時,謝長廷被王世堅叱責偏心。 2009年,謝長廷子弟兵紛紛投入直轄市議員選舉,當時高雄市議員趙天麟準備北上,對決前立委王世堅,爭取黨內初選,但傳出謝長廷力挺趙天麟,因此王世堅當面嗆謝長廷,「豬可殺,狗不能殺」、「劈柴不能連切菜板都劈了」,直指謝長廷不能對子弟兵無情,並讓謝系內鬨浮上檯面。 讓王世堅難以忍受的原因,出自謝長廷曾在樁腳聚餐時,當場表明「謝系只有一個,那就是趙天麟」。所以王世堅以後將趙天麟視為假想敵,諷刺「選舉要正直、不要奸巧」,只是以後趙天麟知難而退,才化解謝系內鬨風暴。
打敗邱毅絕非偶然
當時,趙天麟表示,參選是個人的生涯規劃,對於黨內的競爭或批評,他都虛心受教。由此可見趙天麟也是城府極深的政治人物,以後打敗邱毅,絕非得之偶然,而是經過縝密規劃,讓自以為穩當選的邱毅慘遭滑鐵盧,從此告別高雄政壇,讓趙天麟也成為傳奇性人物。●喬偉
4版 日軍暴行 台灣人應該認識台灣歷史
明治統治台灣期間 屠殺10餘萬人 漢人佔多數
台灣人應該先從認識台灣歷史開始,隱瞞日軍暴行的不只是日本政府,連我們一些不肖台灣學者也跟著包庇。 明治維新後日本改為天皇制,軍政大權全掌握在明治手中,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歷代總督們,全部經由明治親手赦任,明治統治期間屠殺10餘萬人,漢人佔多數,大規模(千人以上)屠殺事件如下:
登台日軍所為:
基隆大屠殺(二度和義軍交戰),桃園新竹地區大屠殺事件,嵙崁(大溪)大燒殺,台中彰化地區「軍事大掃蕩」,雲林大屠殺事件,嘉義大屠殺事件 (大莆林大屠村) ,台南縣的「軍事大掃蕩」,台南大屠殺事件(蕭壟大屠殺) ,高雄大屠殺 (阿公店(岡山)大討伐) ,屏東大屠殺(六堆-長治鄉長興村大屠村) ,以歸順條件集體誘殺抗日民兵,斗六、林杞埔(竹山)、崁頭厝、土庫、他里霧(今斗南)、下湖口共六處, 由各支廳同時舉行所謂的「歸順典禮」,將民兵集中屠殺,林少貓事件(全族被滅) 。 其他: 簡大獅、林火旺為首抗日組織(漢人系統) ,鐵國山武裝抗日組織(漢人系統) ,嘉義黃國鎮、阮振為首的武裝抗日組織(漢人系統) ,嘉義蕃仔山陳發、蔡愛為首的武裝抗日組織(漢人系統) ,鳳山阿公店魏開、陳魚為首的武裝抗日組織(漢人系統) ,除了簡大獅接受召降以外,其他抗日份子遭到九族誅滅 。 明治這支近代化軍隊開啟了甲午戰爭,戰敗的滿清將台灣割讓給明治後, ,接下來日本武士道在台灣發揮得淋漓盡致。
新竹桃園大屠殺事件
嵙崁大燒殺 1895年馬關條約後,日軍登陸台灣。在台北與新竹之間的大嵙崁溪沿岸地方,有大嵙崁武生汪國輝、三角湧樟腦製造業者蘇力、樹林地主王振輝等人,各自率領「住民自警團」自衛。7月12日,日軍進軍到該地方,汪等抵抗。7月16日以後,日軍的援軍到來,便展開屠殺。日軍設定大嵙崁以東至三角湧之間的所有村莊,都是抗日的義軍,就下令焚燒大嵙崁街,於是4萬人左右的繁華市街,從7月22日連燒3天,火焰遠遠連燒到桃園三角湧街,20多里不絕,變成滿目淒涼的焦土,共燒毀房屋1500多戶,人民死傷22260人。抗日領袖汪國輝,則被日軍以武士道手法斬殺。
嘉義大屠殺事件
大莆林大屠村 1895年8月30日,日軍進入雲林地方,9月2日到達大莆林, 即現今嘉義縣大林鎮。 此地的領袖人物簡精華,深知裝備戰力皆非日軍敵手,不忍生靈塗炭而決定放棄抵抗,命令居民清掃道路,提供食物歡迎日軍。 不料日軍竟要求簡獻出200名婦女。 簡不答應,日軍竟以此姦殺簡氏一族婦女120多名。更甚著, 多名婦女生殖器遭削尖的竹片貫穿,連腸子都拉出體外。 簡氏憤怒,招集雲林民眾,從9月3日開始以弓箭、棍棒、陷阱、土槍,襲擊日軍。後來簡精華受辜顯榮的引誘,忍痛接受招撫,但不到三天,違反約定的日軍立即突襲,半夜三點,日軍進行大規模屠村暴行,村內4500人不男女老少幾乎全遭滅口,日軍將參與偷襲行動的壯丁以鐵釘固定脊椎,活活剝取人皮。簡精華不願被擒受辱,即刻自刺左手血管,失血而死於自宅。倖存鄉人感動其忠義,而以「簡忠義」追思 。
5版 軍事大掃蕩 台中台南遇害近二萬人
高雄大屠殺阿公店(岡山)事件 英國長老教會牧師向『香港日報』投書 國際輿論交相指責
台中彰化大屠殺事件:
日本在台灣的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局長後藤新平在一八九八年二月正式就任以來,決定對台灣義民軍將採用所謂的「軍事大掃蕩」。並以欺瞞的「招降政策」來配合作業。到了十一月展開在台中縣及台南縣的軍事大掃蕩,各地報來的成績有: 台中縣的「大掃蕩」乃是十一月十二日開始、至二十三日終止。 在這十二天之間: 被日軍殺害者六千○二十八人、被捕下獄三千三百二十四人。 所獲槍枝五十二枝。 台南縣的「軍事大掃蕩」自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之間,日軍第三旅團會同第十憲兵隊及各地警察署,「討伐」了嘉義、曾文溪、溫水溪、十八重溪、蕃仔山、下淡水溪左岸等各地區。 1. 被日軍殺害者一萬○五十三人。 2. 被捕下獄三千○四十三人。 3. 被焚燒民房五千八百一十三幢。 4. 所獲槍枝一千一百七十四枝
台南大屠殺事件
蕭壟大屠殺 清朝將台灣割予日本後,少將貞愛親王的混成第四旅團,由嘉義縣布袋口登陸,隨後往台南縣北門等地推進,沿途焚燒民宅,貞愛親王因過於殘暴,在南縣遭抗日志士割下頭顱,日軍為了報復,發動「蕭壟大屠殺」。 日軍召集援軍從中國大連趕來,從海、陸合擊台南 。 蕭壟街慘殺: 1895年10月10日,日軍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嘉義地方),當地義軍領袖林崑岡,以敢死隊之勢捍衛鄉里。然而武器窳劣不敵,退據蕭壟街(今台南縣佳里鎮)。於是日軍大事搜索,近萬名村民躲到溪邊雜樹林的天然溝壑中,因嬰兒哭聲而被發現後,日兵分別截住長坑的頭尾兩端,然後亂槍齊放,對著坑內猛烈射擊了近2小時。一時淒厲慘叫,呼喊哀號如人間地獄,躲到坑裡避難的台灣人無一倖免,嬰兒、婦女也無一人得活,田舍人畜全被夷平,日軍並捕捉村人活活截割耳、鼻、舌、眼裝飾配刀邊充當戰利品。 此役殺戮台灣人兩萬七千人次,地名因而改名「消人」。 又稱乙未抗日事件 。
高雄大屠殺
阿公店(岡山)大屠殺事件 有人歌頌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是「台灣現代化」的催生者,他們是對台施行「懷柔政策」的“能吏”,但是忽略了他們有日本武士道殺人如麻的本性,以大屠殺鎮壓抗日台民,確立其統治台灣的基礎。兒玉於1898年就任台灣總督,決定自11月12日展開對台灣中南部抗日軍的大規模攻擊,日本人稱為「大討伐」。此次「大討伐」,依台南縣知事提出給台灣總督的報告,殺害人數達11,053人,傷者不計其數。民宅燒毀數,全燒毀3,783戶,半燒毀4,030戶。家屋的全燒、半燒,家財的燒毀等的損害, 依當時幣值達38,000餘日圓。 [21] 尤其是受害最殘酷的阿公店地方,有居住安平、打狗(高雄)的外國人, 對日軍的殘暴議論紛紛,英國長老教會牧師福格森(duncan ferguson)等,即向『香港日報』(daily news)投書,提出日軍喪失人性大屠殺的人道問題,鬧成國際輿論的交相指責。 高雄岡山國小于民國61年遷建起出大批日據時代遺留屍骸。 日據時代所設置的公家機關:學校、漁會、農會、公所、警局...) 多半建築在萬人塚之上,每逢國民政府拆遷整地, 怪手陸陸續續挖掘出大量發黑骨骸,民間鄉野,從平地到山間林立著上千座百姓公、有應公、義民廟,祭祀著受日軍殺戮的無主冤魂,為日據大屠殺做見證。●轉載自網路
7版 認養小港社教館空氣品質淨化區
中油大林煉油廠榮獲特優單位
行政院環保署辦理103年 「空氣品質淨化區優良認養單位甄選」活動,經過嚴密評選後,台灣中油公司大林煉油廠所認養的小港區社教館淨化區,以卓越的綠美化成果榮獲特優認養單位。環保署於103年12月26日上午假台北市自由廣場會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由環保署符樹強副署長主持,各特優及優選單位均獲邀出席,中油公司大林煉油廠吳義芳廠長也親自出席受獎。典禮上除請到中正大學黃佳盛博士進行樹木選擇與維護的專題演講,會後並邀請大家至內湖區環保公園,欣賞優良空氣品質淨化區的成果。
減碳、淨化、綠化
符副署長致辭表示,環保署推動綠化植樹、空氣淨化成果很好,要感謝空氣品質淨化區的各認養單位的無私奉獻,努力朝向減碳、淨化、綠化、以及環境教育等目標邁進;環保署空氣品質及噪音管制處陳咸亨處長亦致辭表示,吸一口好空氣需要大家的努力,希望大家一起持續讓空氣品質更加進步。
國營企業唯一獲獎
隨後中油公司大林煉油廠吳義芳廠長以特優獲獎企業代表上台致辭表示,中油是唯一獲獎的國營企業,身為能源產業,對推動環保更要義不容辭,中油自97年起陸續在在高雄市杉林區大愛園區、高雄市鳳凰山、高雄都會公園及中油公司各廠處、加油站空地等處種植各類樹木已超過30多萬顆,植栽面積超過了160公頃,以大安森林公園年吸收CO2排放量來換算,這些年來中油公司的植栽吸收CO2量已超過12個大安森林公園,可說是成果斐然。未來中油公司亦將持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環境的綠美化,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中油廣告
8.9版 台灣人在本土、大陸曾經對日抗戰
代表人物李友邦 文獻史蹟可考 組織「台灣義勇隊」提出「保衛祖國,收復台灣」的口號
李登輝揶揄台灣對日抗戰的史實,甚至形容是『看到鬼』;如果李登輝不是耍嘴皮,不是玩弄文字遊戲,他說的『台灣』指的是台灣人,確實是質問『台灣人有沒有抗戰?』,那麼,可以大聲對李登輝說:『台灣人不但在台灣本土抗日,而且勇敢地前往中國大陸抗戰』。 那麼,有什麼証據可以證明台灣人抗戰? 只要上網輸入『李友邦』,就可以証明勇敢的台灣人,曾經激烈抵抗日本軍國主義,只有膽小的台灣人才接受皇民化,改名換姓,數典忘祖。
李家三兄弟英勇抗日
更勇敢的,不止李友邦抗日、抗戰,他的二弟李友先(成基),幼弟李友烈(丕基),先後都因反帝抗日活動而壯烈犧牲。 李友邦自幼就不滿日本統治台灣,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1918年,十四歲的李友邦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就讀。16歲時,參加以林獻堂、蔣渭水為首的「台灣文化協會」,這是一個公開的抗日文化鬥爭組織。李友邦甚至將蘆洲的李家大宅,提供給文化協會使用,所以在李家經常有文化協會的講演活動,招來無數為殖民地探求出路的人民群眾和抗日人士,當然日本警察一定監聽監視。當時的抗日人士蔣渭水、王敏川、賴和、連溫卿只是比較出名的聞人,其他默默抵抗日本的台灣人可說難計其數。 李友邦公開抗日,18歲就和胞弟李成基夥同抗日青年襲擊海山郡新起派出所。1924年,李友邦夥同林木順、林添進等八位同學,再度突擊台北新起派出所(今台北市長沙派出所),因事態嚴重,轟動台灣,被師範學校開除學籍,並要逮捕,李友邦連夜越牆潛逃至高雄,與林木順會合後,到祖國大陸進入黃埔軍校,成為黃埔二期學生,畢業後,參加國民黨兩廣省工作委員會領導的「台灣地區工委會」,其實,李友邦早先就在孫中山支持下,在廣州成立「台灣獨立革命黨」,自任該黨主席,為台灣從日帝統治下的解放與獨立而努力。 1926年,李友邦赴日本早稻田大學,但是不久就被日本查出抗日身分,即逃往上海,再逃至杭州,改用原名李肇基活動。
二弟、三弟先後犧牲
1932年,李友邦二弟李友先(成基)欲到大陸投奔哥哥,卻被日警唆使地方流氓蔡君通暗殺身亡。1934年,三弟李友烈(丕基)也要潛往大陸投奔抗日,藏身運煤船中,被日本特務捕獲,經酷刑拷打至死。 1937年,李友邦著手籌備組織「台灣義勇隊」,在中國抗日戰爭中,提出「保衛祖國,收復台灣」的口號,號召當時滯留祖國大陸,以及在本土的台灣同胞共同為民族解放、抗日救亡運動而鬥爭。1939年,國民政府將台灣義勇隊整編歸第三戰區指揮,李友邦晉階陸軍少將。同年,又有策劃成立台灣少年團,直屬義勇隊,又在浙江金華成立「第一台灣醫院」,為抗戰中軍民醫療做出貢獻。1940年,主編「台灣先鋒」雜誌,為台灣人在大陸參與抗日戰爭的重要文獻。
發刊「台灣青年」周刊
李友邦將台灣人在大陸的抗日革命組織加以整合,成立「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1941年改稱「台灣革命同盟會」,與台灣抗日進步著名人士謝南光、宋裴如等共為執委及常委。 1942年,台灣義勇隊撤退到福建龍岩,奉命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台灣區團部」,並且發刊「台灣青年」周刊,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同一年,李友邦主持「台灣幹部訓練班」第一期開訓,招訓閩西、閩南青年。1943年,台灣義勇隊擴大為「台灣義勇總隊」,直屬中央軍委會政治部,李友邦晉階陸軍中將。台灣義勇總隊曾對日本佔領下的廈門,展開三次勝利的軍事行動:第一次是在台灣陷日紀念日。 第二次突擊廈門虎頭山日本海軍油庫。第三次在偽廈門市政府成立三周年紀念會投擲手榴彈。
李友邦回台 1952年遭秘密槍決
一生反抗日本凌虐台灣人 不屑向蔣經國搖尾乞憐 是真正的台灣人
1945年,日本戰敗,李友邦就委派副總隊長張克敏攜國旗,隨美太平洋艦隊寇克上將之飛機抵台,九月四日,第一面象徵中國收復台灣之國旗在台北賓館升起。十二月八日,李友邦率台灣義勇總隊回到台灣。 李友邦如果不是因為理念不合而被蔣介石謀害,以後就被國民黨抹掉李友邦的抗日事蹟,否則他的抗戰史蹟就會更廣為人知。現在,國民黨自食惡果,否則當李登輝睜眼說瞎話時,國民黨只要抬出李友邦,就可以讓李登輝啞口無言。
李登輝一生立場搖擺
其實,對照李登輝一生後,更證明李友邦絕對是勇敢的台灣人。李登輝曾是日本皇民,也是共產黨員,更是國民黨員,一生立場始終在搖擺不定,比起李友邦一生為台灣主體性奮鬥,甚至不惜生命,如果李登輝不感到羞愧,只能以厚顏無恥來形容。 甚至,如果李友邦像李登輝一樣沒有人格,以他是台灣人中的第一位黃埔將領,就更會是蔣經國極力拉攏的本土派代表,可能是第一位本省籍的台灣省主席。 但是,李友邦不坐半個板凳,腰桿筆直面對蔣介石,不拍馬、不逢迎,終於落個白色恐怖的匪諜罪名,即使兩腿被打斷,仍然被特務以擔架抬出三軍總醫院,送到刑場槍斃。 李友邦犧牲在權力鬥爭的劊子手中,絕非事後同情之言。1946年,李友邦出任三青團中央直屬台灣支團部主任。1947年二月,發生二二八事件,三月八日21師登陸鎮壓。三月十日,李友邦突遭陳儀扣押,並押往南京監禁待審,經李友邦夫人嚴秀峰奔赴南京營救,找到蔣經國疏通,李友邦才得釋放回台,本來李友邦自此心灰意冷,但是1949年4年,由於當時東南長官公署陳誠力請,勉強出任國民黨省黨部副主任,如果李友邦不再向中央力諫無罪釋放二二八事變政治犯,那麼李友邦縱使不像李登輝一樣偽裝乖順,也不至於被當成急欲拔除的眼中釘。
蔣經國曾救李友邦
但是歷史總是不幸的,當時台灣省主席吳國禎竟然逕自發布任命李友邦擔任省府委員的人事命令,即使李友邦拒絕上任,但是消息傳出後,蔣經國自此將李友邦劃為吳國禎人馬,而且可能將李友邦視為叛徒,因為蔣經國曾應嚴秀峰請求而釋放李友邦,所以在1950年二月十八日,李友邦太太嚴秀峰被以參加中共組織之罪名判刑十五年;接著,1951年十一月,李友邦被以「參加中共組織,在台掩護中共地下人員,意圖顛覆政府著手實施」之罪被捕,1952年四月二十二日凌晨,由三軍總醫院以擔架將李友邦抬押至新店,未經法定程序,執行槍決,然後延至二十三日才對外發布。 由於李友邦是遭到秘密處決,因此才被懷疑是蔣經國以家法處理叛徒,就足以證明李友邦為人耿直,不像李登輝一樣,在蔣經國面前只坐半個板凳,當然更不會像李登輝那樣的背叛自己的中心思想,一會是日本皇民,日本戰敗後,又搖身變成共產黨員,等到國民黨開始緝捕匪諜時,又乖乖加入國民黨,公開聲言已是蔣經國學生。
李友邦才是真正的台灣人
即使李友邦不要像李登輝一樣出賣人格,可是稍微通權達變,略向蔣經國示好,也不會落到槍斃下場,但是李友邦不愧是抗日、抗戰的台灣人,他一生反抗日本軍國主義加諸在台灣人身上的痛苦,自然不屑於向蔣經國搖尾乞憐,所以李友邦才是真正的台灣人,而李登輝的確是標準的日本皇民。●馬哥
10版 李登輝只是低等皇民 非日本人
生父為篠原笠次郎 生母為台灣女子江錦氏 進入日本帝國大學改名為岩里正男
只要翻閱日據時代的文 獻,就證明日本人根本輕視台灣人,所以從來沒有給予對等、尊嚴地位,否則,佔領五十年,為何不讓台灣人直接改為日本人?為何要拐彎抹角稱為日本皇民? 現在李登輝聲稱日本是祖國,可見他多麼想當日本人,但是真正日本人卻視他為低等皇民。
生母取乳名叫阿輝
那麼,日本人為何將李登輝當做次等皇民?根據李敖研究,李登輝生父為篠原笠次郎,係日本派駐台北的刑警,生母為台灣女子江錦氏,在篠原笠次郎家中幫傭,被篠原笠次郎強姦後懷孕,生下私生子,乳名叫阿輝,江錦氏一輩子受盡屈辱和歧視,但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夠光輝榮耀,所以給兒子取了乳名叫阿輝,就是現在的李登輝。阿輝進入淡水中學及台北高等學校上學,在他母親苦苦求助下,由篠原笠次郎帶回日本,改名為岩里正男,進入日本帝國大學;民國34年因日本投降,岩里正男將自己名字改回為李登輝。 李登輝曾接見很多日本訪華團,還用日語向他們自誇自己在22歲以前還是真正的日本皇民,他的義父李金龍喜歡品茗聊天,偶爾說出:阿輝與曾文惠結婚,要我不可為他主婚,因嫌我長得太矮,一塊站在台上不稱配,有失面子。李敖形容,李金龍矮矮的,李登輝高高的,兩個人除了是一樣上男廁外,其它沒有一點相像。可是李金龍其它的兒子都像父親,而且李登輝從來不跟其它兄弟來往,也從不替李金龍上墳掃墓。所以合理的解釋:李金龍不是李登輝的爸爸,他是日本人的兒子。
根本不像李金龍
最早公開指名道姓說李登輝具有日本血統的傳媒是台灣的《商業周刊》。1994年10月,在該刊的第361期中,有一篇文章就直指: “李登輝的爸爸是日本人?”該篇報導的主要依據是李登輝家祠堂裡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中有九名日本警官和一名中式著裝的人。 文章發表後,立即引發議論。有關李登輝身世的傳言主要有兩種:一是李登輝是一個日本警察所生,生下來之後再託付給李金龍撫養;一是李登輝是其母與日本人的私生子。 因此,當李登輝現在自稱『22歲以前是日本人』,其時他並不僅僅說自己曾經『皇民化』,而是含有更玄妙的暗示。
當過日本陸軍砲兵
1943年,李登輝進入日本東京都帝國大學,因為日本文科大學生必須從軍,李登輝也因此當過日本陸軍砲兵。由於李登輝長期接受日式教育,不僅有“李登次郎”、“岩里政男”這類日本名字,而且在他日後的說話及文字中常常出現近似日本語法的名詞,如“一代建國”等日本語法,其時李登輝的日本化並不特殊,因為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文化自然影響台灣人。
11版 日本人的私生子 以日本為祖國
日據時期市會議員中 很多台灣人代表都未改為日本名 李登輝改名呈現個性奸詐
但是從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就因為李登輝是日本人的私生子,所以潛意識會以日本為祖國,真正的台灣人在日本殖民台灣時,仍然形不改名、坐不改姓。 根據日據時代的文獻,高雄曾有『市會議員』組織,表面是民主的地方自治,但實際是日本殖民地的樣板組織,當時台灣人被選入當『市會議員』,可是並沒有忘記祖先,仍然是中文名字,譬如以後台灣光復,當過民選高雄市長的楊金虎,在日據時代就以醫學士頭銜成為市會議員。
勇敢的台灣人很多
其實日據時期的市會議員中,很多台灣人代表,辛炳森、王天賞、何傳、陳光亮、陳啟清、陳騰雲都是市會議員,他們比李登輝家族更有錢,但是他們沒有忘本,仍然以中文名字出現在日據時期的文獻中。 這些勇敢的台灣人,他們的後代也赫赫有名,其中,陳 啟清的兒子陳田錨就當過四屆高雄市院轄市議長;內惟名人陳騰雲的兒子陳曉明也是地方聞人,因為二二八讓陳家對國民黨徹底失望,所以陳曉明至今還反對國民黨,也成為市長陳菊的好朋友。 甚至,主張台獨的彭明敏父親彭清靠也名列日據時期的文獻中,沒有改成日本名字,其中原因,當然與他們不忘祖先有關,以後彭清靠悲憤中國軍隊像乞丐,因此訓示子孫不要當中國人,這是彭清靠在台灣光復後的轉變,絕不像李登輝一樣的數典忘祖。
血統不純正
其時李登輝當日本為祖國,可是日本人卻瞧不起血統不純正的李登輝,不把他當成日本人,而是次一等的日本皇民,否則,日本在二次大戰戰敗後,盟軍遣送日本軍人回國時,李登輝何以不能被視為日本人? 所以,李登輝熱臉貼冷屁股,想當日本人士此生無望,如果加上李登輝的個性,日本人就更瞧不起他。 很簡單,李登輝迷信日本武士道精神,但是很多日本軍人在戰敗後,就秉著日本武士道精神而切腹自殺,可是自稱日本砲兵的李登輝,為何沒有切腹自殺?很明顯,李登輝是孬種,怕痛,不敢切腹。
立場搖擺向權勢靠攏
因此,李登輝以後加入共產黨,然後出賣同志向蔣介石投 降,再取悅於蔣經國,都証實李登輝人格上奸詐的一面,試想,如果二戰後由盟軍共同佔領日本,要日本賠償後,日本還能立刻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如果不能,那麼,李登輝絕對不會將日本當做祖國,現在應該會抱著習近平大腿,把中國當爺爺。●宋飛刀
12版 苗栗、宜蘭二縣 負債已到「超強度」 屏東、雲林、嘉義、南投是屬於「強度」
審預算「一毛不刪」 議會淪為幫凶
財政問題是各縣市政府面 臨的最大困境,不少縣市都債台高築,他們只會舉債、借錢辦事,這種父母官亂花錢,不但不知收歛,居然有一些縣議會在「放水」,成為縣市政府債台高築的幫凶,叫人難以置信的事,莫過於面對新年度送到縣市議會審查的總預算,竟然發生「一毛不刪」的問題,高雄市雖舉債最高,但市議會尚知節制,適度踩剎車,已經夠窮了的屏東縣在縣議會「放水」下,二百三十億元的龐大預算,縣議會「一毛不刪」。
屏東舉債達法定上限九成
在專門監督各級民意代表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最新的調查中就發現,包括屏東縣、苗栗縣、花蓮縣、台東縣、彰化縣、南投縣、新竹縣與嘉義縣,在審查各縣政府送審預算時完全「一毛不刪」,這些縣的財政都出現嚴重債務問題,債台高築情形已到了沉疴難起地步,其中,屏東縣舉債二百五十億元,比較整個年度的總預算還多上二十多億,已逼近法定舉債上限的九成,而縣議會卻無視於問題嚴重性,未能落實審查預算的職責。 對被財政部點名的六個縣政府,縣議會在審查各該縣政府送審年度預算時「一文不刪」,外界批評是失職、放水、幫凶、措詞激烈。「為人民看緊荷包」是縣議員的天職,如今,卻在審查這個年度預算時「一毛不刪」,明顯無視人民的託負,被指為在「放水」,嚴重「失職」頗為貼切,尤其,這些縣的舉債都逼近破錶,議會不把關,卻沆瀣一氣,批評是加速債務更沉重的「幫凶」,也不為過。
高市議會善盡職責
高雄市政府的債務頗重,以二千三百億高居全國廿二縣市的最高,但市府財政主官員則表示在掌控中,倒是市議會和執政的市府都是綠營的「同路人」,對今年審查市府總預算還是有所堅持,「親兄弟明算帳」,並未放水,該刪的照刪,被指有編列不實,有浮濫之嫌,出手不手軟,信守為人民看緊荷包的託負,大原則要堅持,並不含糊。 但鄰近的屏東縣負債二百五十億元,縣議會在審查這個年度預算時「一毛不刪」,辜負了人民的託負,如果這不是「放水」、在「失職」,淪為債台高築的幫凶,什麼才是「放水、失職、幫凶」? 據瞭解,二百五十億債務,比較高雄市的二千三百億,小巫見大巫,但高雄市府財政官員對苗粟縣債台高築,連薪水都發不出,有人因此擔心高雄市會否步其後塵,市府的回應是「甘仔店怎比起五星飯店」,太扯了,不能比,也不堪比。 由於不少縣政府債務問題日趨嚴重,據財政部的評定負債已到「超強度」的有苗栗與宜蘭二個縣,而包括屏東縣在內的四縣,即屏東、雲林、嘉義與南投是屬於「強度」。
財政部長寫信關切
由於上述經評定為「超強度」與「強度」的債務嚴重六個縣,負債問有繼續加重,趨向「破產」可能,財政部長張盛和因此分別向包括屏東縣長在內六位縣長寫信,在信中他開門見山便告訴縣長們,「請遵守財政紀律」,也拜託要「開源節流」,更進一步要約時間拜訪,進行輔導工作。 顯然,以全國最高財政主管的張盛和,這次為債務問題親自寫信給六個債台高築的縣長,展現了他管理學的長才,應該和近來震驚全球希臘債務破產有關,而不久前才發生的苗粟縣府由於財務黑洞,導致發不出公教人員薪水,以茲事體大,前車之鑑,不能不挺身而出,此時不出手,又待何時。
13版 社福支出加碼 人事費破表
屏東縣的自有財源與支出是百分之一五○ 超高的驚人比例 形勢嚴峻
值得一提的是,高雄市舉債二千三百億,高居全國最高舉債縣市,但張盛和卻在致六縣長時,跳過高雄市,並未給陳菊市長寫信,顯示市府財政的疏理已步上正軌,債問題已在控管中,是可以放心的縣市。
屏東每人背債二萬八千元
屏東縣的債務二百五十億,這個數字和其他縣市比較,並不多,充其量在中段班之後,問題是屏東縣自有財源加上可以從中央取得的統籌分配款不過一百多億,而屏東縣的人事支出則高達一百六十億,如包括經費支出已超過二百多億,財政部提出的屏東縣之所以出現「強度」債務問題是因為「入不敷出」,數字會說話,屏東縣的自有財源與支出是百分之一五○,超高的驚人比例,形勢嚴峻。 因此,各方對屏東縣和南投、雲林以及嘉義縣因債務嚴重,認定是瀕臨潰堤,這麼嚴重的問題,但縣政府依然是「開源無方」,甚而不知「節流」,就屏東縣的二百五十億債務而言,如由八十五萬縣民來分攤,等於每一位縣民的負債是二萬八千多元,也就是說,即便是才出生的嬰兒,剛剛哇哇落地就得背負二萬八千元債務。
錢坑黑洞舉債填補
據指出,造成六個縣市債務重的因素,當然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有以致之,自有財源不足,卻得面對更龐大支出,則導致「入不敷出」,並不意外,但進一步瞭解,債務日趨嚴重則是各縣市長都是票選,為了選票贏得勝算,一直在福利錢坑中加碼,如老人健保補助,如老人假牙,如營養午餐,如敬老津貼,生育津貼,乃至育兒津貼,五花八門,不一而足,拼命的討好,只好補助名堂一直不斷在翻新,不斷加碼,而收入就是那些,只好借錢舉債找財源了。 蚊子館的充斥,人民血汗錢的被監用,這些都是縣市長不知用錢節制,他們為了表現政績,爭取勝選,舉債辦建設,更是屢見不鮮,此外,為了滿足所謂競選功臣的要求,泛藍的約僱人員的人事支出,也是一種沉重負荷,這種在「人事酬庸」下形同在挖錢坑,填不滿的支出,怎麼不債台高築?
新任縣長被迫概括承受
但話又說回來,那些拼命在燒錢,挖錢坑的做法,縣政府漫無限制的在如同沖垮財庫堤防,並非完全沒辦法加以阻止,加以約束節制,最重要的關卡是人民託負「看緊人民荷包」的縣議會,只要議會在審查縣府送審的預算中,逐條逐項審查,用心審核,可以輕易找出浮濫的支出,收入被灌水的虛列,當然,包括前面提到的不當支出,都可以透過刪減 手段,該刪的要刪,確實把關,果真如此,債務問題可以稍加減緩,進一步控管。 可是,令人驚訝的是,這次屏東縣議會卻對年度預算做出了「一毛不刪」的決定,二百卅億元分文不減,全數通過。議會或許考量新任縣長潘孟安剛上任,縣府債台高築為非戰之罪,此番高抬貴手全數通過,但是,下次恐怕將嚴格把關,潘孟安應對縣府預算多用點心。畢竟,屏東縣債務已瀕臨潰堤的嚴重性,每一個縣民都應加以正視,不能再和稀泥,坐視不理,加以縱容,但總得說明白,屏東縣財政黑洞是前幾任縣長累積下來的,現任的縣長因而不得不概括承受。●影武者
14版 屏東縣三席立委 藍營恐全軍覆沒
第一、第三選區等無人 第二選區王進士拚連任 奈何鐵票區生鏽 面臨艱苦選戰
民進黨放話將在下一屆立 委選舉中,在南部「通吃」,話說的很狂妄,全都拿如只當成努力目標還說得過去,未選便說出這種目空一切的話,似乎並不妥當,我們認為其他縣市國民黨仍有一時之選,有得拼,叫國民黨擔心的卻是屏東縣三個應選名額都「席捲一空」可能性很高,是藍軍最大隱憂。
一將難求
雖然,大環境對藍軍不利,但南部幾個縣市都推出足堪一戰人選,惟獨屏東縣三個選區,除第二選區有爭取連任王進士已投入戰局外,第一與第三這二個選區迄今「一將難求」。 對藍軍而言,在屏東有三個選區只有第二選區推出人選,其他二個選區始終找不到人選披掛上陣,這是相當難堪的事,距投票只剩四個月,那二個選區一直處在懸缺狀態,原來,在第三選區希望由現任不分區選區立委蘇清泉出戰,但一再勸進,從中央到地方黨部都在進行說服工作,但就是說不動他,而第一選區形勢更尷尬,這是曾當過中央黨部秘書長,現任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故鄉,也是他的發跡地,曾永權從第一選區崛起,先後當選國代、立委,後來羽毛豐了後,在中央建立了深厚關係,取得不必選便當選不分區立委後,即全力經營中央,疏於地方紮根,因此,地方人士希望在國民黨一將難覓下,有必要挺身而出,解藍軍人選懸空的困境,但曾永權「柿子吃現成」慣了,如何叫他披掛上陣,投入選戰?他當然老僧入定,不幹了。
蘇清泉志在不分區
蘇清泉婉拒藍軍勸進,還是志在不分區立委,因為,這個不分區立委他才幹了一屆,照國民黨內規,他還可以再連任一屆,因此,對黨規得再連任,則利之所趨,怎會放棄之理,而曾永權現任總統府秘書長,官銜高高掛,自是好官自為之,尤其,輔弼總統,允稱最高當局股肱,大權一把抓,又豈會放棄眼前的高官尊隆地位,卻回老家投入沒有把握的選戰? 其實,說穿了,蘇清泉也好,曾永權也罷,都是在怯戰,對投入立委選舉毫無信心,則與其打沒信心的仗,不如堅拒不選,至少,蘇清泉有十足理由,再爭取不分區立委,而曾永權則在政府三大秘書長中已幹了其中二個,一個鄉下出身的「田莊囝」,卻在投入政壇中便步步高昇,這些年來,在國民黨在台北政壇,躋身高層,在權力核心中周旋,他顧盼自若,個人政治生涯能走到高峰,心願已足,何必再回頭選立委,萬一落選,一世英名,豈非毀於一旦。 對蘇清泉與曾永權的心態不難理解,也不難剖析一清二楚,純然是個人「本位主義」著眼,毫無大局的顧全,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只好由他們去了。
有失黨的栽培
顯然,這是國民黨的悲哀,蘇清泉曾經是國民黨培養的地方政局「接班人」,一度計劃安排他競選屏東縣長,但在內部民調中簡太郎以黑馬姿態脫穎而出,他的機會喪失了,之前,國民黨給他擔任不分區立委,不無培養他在有必要時,為藍軍披掛上陣,擔當隨時可上陣的「人選」,對黨中央的這一安排,蘇清泉似乎不領情。 有道是「將軍沒有選擇戰場」權利,黨有需要,隨時應待命而出,蘇清泉曾經在立委選舉以很接近的支持票輸給潘孟安,正因為,在那一次選舉中蘇清泉的表現頗受肯定,後來才有不分區立委安排,不再讓他和潘孟安在上次立委選舉中正面對決,以為蓄儲能量。
15版 不能勝選 藍軍無人願當砲灰
曾永權、蘇清泉「怯戰」 宋麗華則考量特別多 蔡英文「母雞帶小雞」功能將發酵
如今,潘孟安已當選屏東縣長,第三選區民進黨由莊瑞雄取代,雖是「空降」,但拜大環境有利民進黨之賜,輕易在補選中取勝,但畢竟在過去未在地方長期經營,此時,蘇清泉挺身而出,應有一拼機會,但囿於屏東政治生態已經是「綠大於藍」,形勢對藍軍不利,是蘇清泉缺少決戰的信心,這當然是明顯的「怯戰」現象。
府秘書長勢必換人
曾永權已經官位大,權力大,心存「輸不起」,有這個懸念,也不難理解,但他在總統府秘書長的高職還能撐多久,也不過區區七個多月,不管是政權輪替,抑或是藍軍保住江山,任何人入主總統府,秘書長職位一定換人,因此,七個多月後,仍然要拍拍屁股走人,當下是「夕陽無限好,只是已近黃昏」。 曾永權當然也是怯戰,對回老家為國民黨效勞,做「最後一戰」,他是絲毫沒有這個意念,但地方政壇人士認為,未選便懼戰,未免太沒有鬥志了,是否認為第一秘書長位高權尊,對立委一職沒有興趣,甚而不屑,如有這種看法,實在太淺見了,因為,未來國內政治的核心在國會,立委的影響力將超過部會首長,甚而連總統都得畏懼幾分,國會議員地位未來水漲船高是必然。 因此,只剩下六、七個月的高官生涯即將謝幕時,爭取立委當選無疑是最好的出路,政治是現實的,很難想像,一旦曾永權卸下高官光環後,面對週遭冷漠以對的眼光,如何自處?
王鍾對決精彩可期
第二選區國民黨有王進士在撐場面,他先後選過兩屆縣長都吃了敗仗,於是,他在發跡地屏東選立委,都當選,二次對手都是李世斌,二人差距一次比一次接近,顯見,王進士在屏東的優勢在流失中,這次對手更強,鍾佳濱當過國代,後來當民進黨中央副秘書長,之前是屏東副縣長,他能言善道,辯才無礙,而王進士人脈廣,但口才普普,如二人對決,王進士一定被比下去,不過,王進士有親和力,相對的鍾佳濱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各有缺失,也各有所長。 但王進士的優勢在消失中,因為,五萬多眷村鐵票已減少了大半,眷村的優勢日趨薄弱,上次縣長選舉潘孟安在屏東市獲得超過簡太郎得票,即反映屏東不再是藍軍的「鐵票區」,這是王進士這次連任的最大隱憂,而給王進士更大的壓力是,目前問津大位的蔡英文聲勢驚人,她是屏東人,這個在地優勢加上聲勢節節高昇的更大優勢,在發揮「母雞帶小雞」的護持動量下,鍾佳濱的形勢大好,對王進士將造成最大沖擊。
綠軍有望三陽開泰
到目前為止,藍軍第三選區勸進蘇清泉受阻,毫無進展, 第一選區試圖由縣議員宋麗華出征,但宋麗華考慮更多,主要還是能否有勝算機會,一旦流於「炮灰」,那一定是「敬謝不敏」。 因此,民進黨大放厥詞,要在南部「全拿」,大概有困難,到是屏東縣有可能三席通吃,如果,在第一、第三選區中還是處在一將難求地步,王進士在第二選區沒有全面突破佈局,則全軍皆墨,並不意外。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