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方圓二千九百多平方公里,而高山面積就高達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所以丘陵和平原土地積約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公車路線規劃不良,班次太少一直是民怨所在,單這兩點公車處就從來沒有提出過一套解決的具體方案,以50路公車為例,以前是八分鐘一班,再來變十五分,後來改25分,25路公車更離譜要一小時一班,69路發車時間有時準時有時一等就半個鐘頭以上,甚至還有等四十五分鐘的紀錄,這讓趕著辦事的民眾如何是好?
有民眾就拿著公車司機在車上納涼的照片來本報投訴,他氣憤的說,大白天司機不跑車卻躲到這裡來(民裕街轉彎處)蹺腳看報吹冷氣,經記者查證,紅16接駁公車車號為257-FN,為東南客運所經營的路線,市府交通局運管課陳先生說,基本上公車司機每日上班時間為八小時,若是要休息也應該將車子開回發車站,顯見這是管理上出了問題,交通局對這一塊的疏失應該好好展開查核,過去有民眾抱怨公車要等好久才會出現,現在科技進步,很多遊覽車公司在車上都有裝GPS行車記錄器,如此一來要管控搞怪的司機大哥就容易多了,雖然市府也有提供公車動態查詢服務和智慧型站牌,說實在功能真的不怎麼樣,因為故障機率太高了!
公車變老人的免費計程車
有人說高雄公車快變成老人的專屬計程車了,六十五歲以上即享免費搭乘優惠,一天無論搭幾次都不花一毛錢,所以很多退休的歐吉桑、歐巴桑成群結黨相約搭公車四處閒逛,說來這並沒有不好,但社會資源應該兼顧到每位市民,再說使用者付費,讓老人享有半價優惠也未必不可行,以年齡層來說,現在六十五歲的市民一點都不顯老,身強體健,而軍公教退休人員每月享有優渥的退休金,若能讓這些有錢的退休人員為高雄市奉獻一些車資,相信對公車收入多少有一點幫助。
據內政部人口統計,二○一一年高雄市的銀髮族達二十九萬人,是五都之首,而其中六十五至七十歲的銀髮族有九萬人。高雄市老年人口躍居全國之冠,佔有率達十點五%,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依聯合國定義老年人口高於十四%時,即成為「高齡社會」,推估至二○一六年高雄市銀髮族人口比率將達十五%,成為「老人城市」一個缺少動能和消費力的城市如何進步?社會支出只會愈來愈多,市府明明債台高築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只會叫窮而不知變通之道,若真的經營不下去何不釋出路線,讓民間客運公司去經營,或學民營客運收半價車資也未嘗不可?一天到晚說民營卻又不願真正面對,哭調唱這麼久不嫌累嗎?
高雄市公車去年虧損破十二億元,總虧損已經累積到二百一十六億元,縣市合併後,全高雄地區有卅八個行政區,而有公車行駛的地區僅廿個,交通局坦承高雄市公車虧損的原因是公車運能不足、減班惡性循環、服務性路線多、營運補貼少、人力結構扭曲、人事成本高及票價過低等問題;尖峰、離峰時間的乘客人數差距太大,都是公車虧錢的原因。 歐秀卿拿不起大刀
◎本報特搜記者:嚴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