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長王建煊出新書,並在國家最高監察殿堂,大談婚姻性愛觀念,還比出性愛姿式,藍綠立委痛批王建煊以監察院院長之尊,卻在監察院公然大談「性」事,不但不妥當,簡直角色錯亂,並要求王院長,「少講小屁屁的話,多管一些國家大事。」,醫界同時也吐糟,「隔行如隔山,不懂就不要亂講!」。昔日小鋼砲放著正業不幹,在上班時間公器私用發表新書,身為監察院院長不以身作則,王聖人應捫心自問是否為公務人員做了最壞示範?近日屢爆司法弊端,王建煊竟支字未提,監察機關如此不倫不類,又如何對其他機關行使彈劾權、糾舉權及審計權?監察院武松成群,為何迄今沒打到老虎?
柏台大人不為民申冤
當初,總統馬英九提名王建煊為監察院長,民間寄予厚望,因為王為人久為民間所熟知,早有綽號叫「小鋼砲」,因為他敢直言,任財政部長時,對財團不假辭色,如有逃漏被抓到,要罰五倍罰款,絕不寬貸,真是大快人心。他曾參選過縣市長沒當選,大家都為之惋惜,這次當了監察院長,大家都以為是他發揮剛正不阿個性的好時機,想不到上任兩年多來沒發揮任何振奮人心的作為,甚至有一次對某事件脫口說出,那只是些「小屁屁」,弦外之音好像是說,那些小屁屁用不著監察院的大板子去打。可是兩年多來,貪瀆橫行,民間怨聲載道,卻沒見到監察院的大板子打過一個大屁屁。
這還不說,他歷次發表談話,不是闡揚他的監察權,多是勸人做好事,或是對不幸者表示惋惜,好像他只是傳道師、慈善家,出書之後,現在又變成性學家了。
不是說傳道師、慈善家、性學家不好,而是說當沒職務時,如果在競選縣長不成時。他曾去大陸傳教、救濟孤苦、興辦學校。可是接受了監察院長職務之後,就應該把監察工作為唯一要務,把監察工作做好,可是監察院長、御史、御史台、有去發掘貪腐,有去找老虎嗎?只在等待移送,真是令人失望。
濫訴之冤馬英九也無奈
看到四位司法人受賄放縱犯罪,被收押,想起某位檢察官將證人有利於當事人的證詞改不利,登載於詢問筆錄,明顯的偽造文書、陷人入罪。又將上級「主動劃撥入戶」的首長特別費,誣以「用詐術領取」,將當事人濫行起訴,被起訴人是前台北市長馬英九,案經三審無罪定讞。
馬英九受此濫訴之冤,憤而宣告競選總統。當選後,以「偽造文書」、「濫行起訴」控告該檢察官,在檢察系統官官相護的惡劣歪風下,該檢察官不被起訴。在律師協助下,馬英九再向法院提起「審判要求」,又在法官官官相護之下「不受理」,這是媒體公開報導,2300萬人共見共知的事實,非任何人所能捏造。
以上前後發生的司法弊端,是司法慣常發作的兩大弊病,一是濫行起訴陷人入罪;二是收受賄賂放縱人犯。司法的腐敗、專橫、官官相護,已經人神共憤,形成一灘渾水,毫無自清能力。這次四人犯法是因「正己專案」,再因有素質良好的黃世銘檢長,「專案」隨時會結束,再優秀的人也有調職升遷或退休的可能,只有靠優良的制度,才是長治久安之道,那只有先行而久已涉及完美的監察制度了。
司法濫權竟視而不見
制度雖完美,但也要靠良質的人去行使,可是身為監察院長的王建煊和20多位監委,竟然忘恩負義,有虧職守,對司法弊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監察院長和監委都是總統提名的,總統對他們是有知遇之恩的,當總統受到司法一再的欺凌、迫害時,這一些只做官不做事的人,竟都忘恩負義、放棄職守、不聞不問,不派員調查,也不主動自動調查,任憑總統恩人陷入困境、受人欺凌,這些人不但不配做監察院長、監察委員,連做人的條件都不夠。
身為一國之尊的總統,不可以任自己的個性為自己所受的不平濫施權力,只有靠制度,可是身負制度的人卻不去施行制度。曹興誠先生說得好「遇到司法迫害,連總統都毫無辦法,何況我們一介百姓!如果司法要你死,那不就死定了。」監察權應該發揮效用,雖然在審理中案件不可調查,但審議之案、不起訴之案,一再更審超過三更的案,有更十幾審的一拖數十年的案都應調查,雖顯稍遲,仍不失立場,可補職守不虧,也可洗刷忘恩負義羞名。
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