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版 郭峰 中國跨三界的曠世藝術奇才
高雄市新聞記者公會馬理事長道明代表理監事會邀請 今年登台將在南北展覽

互聯網時代,流行跨界。中國能 人異士何其多,當代出現一位集音樂、繪畫、陶瓷工藝於一身、跨三界的曠世奇才-郭峰,不僅轟動全中國,更是聞名世界。
高雄市新聞記者公會馬理事長道明,去年12月10日受邀赴北京參加電視台春節晚會錄影現場為嘉賓,有幸認識一起坐在嘉賓席上,準備上台表演的郭峰先生,經過長談驚為天人。當下提出邀請,當面獲得郭大師首肯,今年10月將到台灣國父紀念館參展,由高雄市新聞記者公會與中華新聞記者協會合辦,佛光山與郭峰先生的時間如能契合,年底也將籌備到高雄佛陀紀念館展出,由於郭峰大師邀約不斷,檔期排的滿檔,台灣人屆時將見識到這位大師的才藝及大作。
音樂與畫畫的對話
郭峰除了出身於音樂世家外,更嶄露繪畫的天份。憑著對藝術的愛好,他到敦煌臨摹,就是為了呈現音樂與藝術的對話。
郭峰說,“畫畫是對於我音樂的一種延續,在音樂說不出來的語言,有可能通過畫畫可以實現。在兩種語言中交替,讓畫可以去聽,讓音樂可以去看,今天是把這件事情真正的呈現出來,能聽的畫,能看的音樂。”他介紹,“在每幅畫下面都有可以聽的音樂,這樣會在看畫的時候感覺更加的立體。”
在長期從事音樂創作的同時,郭峰一直保持著對繪畫的熱情和追求。20多年來他不斷在繪畫上進行探索、實踐和創造。“色塊”是郭峰繪畫風格的主要技法,簡單而豐富,艷麗又不乏純凈。“色塊”代表一個社會、一場人生、一段情感、一首音樂。郭峰作為一個音樂人,“色塊”不僅是他繪畫的語言,同時也是他打開通往音畫之門的鑰匙。
3D形象出現在「畫展空間」
這次畫展上郭峰不僅展示了他跨界藝術的音樂繪畫世界,同時他將通過HapaMe以一個全新的3D形象出現在“畫展空間”,實現了現實與虛擬的“空間跨界”。作為首次HapaMe上同步舉辦全球擬真度最高、互動性最強的3D虛擬畫展的明星,打造了一個讓全世界網友可以通過互聯網分享他的油畫作品和音樂的空間。
2015年9月22日晚,跨界才子、著名音樂人郭峰《天•地•人合》現代藝術世界巡展首站在西班牙馬德里中國文化中心隆重開幕。
郭峰的油畫作品的題材以敦煌壁畫飛天等為人物形象,以色塊為繪畫語言,通過重新構圖及組合賦予人物鮮活的生命。
展覽中的作品還包括郭峰的大型陶瓷藝術作品“新百駿圖”,一百匹“盛世幸運馬”全部誕生於中國瓷都江西“景德鎮”,從製作到完成歷時近五年的時間,郭峰將音樂、繪畫、陶瓷三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匯貫通,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創新和發展了現代藝術。
“然而,一位元如此有成就的音樂人並沒有停止他對藝術的追求和探索,他不斷地挑戰自我,突破自我。現在,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橫跨三界的藝術家。他通過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藝術進行創新和發展。開幕式所展出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一位不斷探索革新,尋找藝術真諦的藝術大家。
陶瓷藝術「盛世幸運馬」
作為中國藝術界一位聲名遠播的音樂人,著名藝術家郭峰先生現場演奏了自己的原創鋼琴曲《敦煌隨想》和《馬到成功》,表達了一個藝術家的豐富心聲和滿腔激情。在熱烈的掌聲中,他一展歌喉,演唱了自己作詞作曲的《心會跟愛一起走》,引發現場中國觀眾的擊掌合唱。
郭峰先生為記者詮釋了他的展覽主題《天•地•人合》。《天》意指此次展覽的油畫作品,題材以表現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人物為主。通過變形及色彩的處理,綜合西方油畫表現手法,為敦煌壁畫作出獨特的解讀。《地》意指此次展覽的陶瓷藝術作品,“盛世幸運馬” 誕生於中國瓷都江西“景德鎮”,所用泥土均來自于蒼南的高嶺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四腳著地無任何支撐高溫燒制陶瓷馬。“盛世幸運馬”全部採用手工繪製,每一匹馬上得圖案均通過新彩、粉彩、景泰等多種工藝組合完成,繪製色料和用金採用礦石及本金完成。
中國原創音樂發起第一人
顛覆人們對流行音樂不能接受甚至排斥印象 爭取到流行樂手們當眾舉行音樂PARTY的機會
《人》意指本次陶瓷作品設計、油畫創作均由作者郭峰獨立完成。“盛世幸運馬”從製作到完成歷時近五年的時間,於2014年6月完成了一百匹,形成大型陶瓷藝術作品“新.百駿圖” 。敦煌組畫從2011年開始采風、初稿於2015年初完成作品;而《合》表示郭峰將音(音樂)色(繪畫)形(陶瓷)三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匯貫通,通過自己獨有的藝術表達方式,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創新和發展現代藝術,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表達對這個時代的感受和熱愛。
生平記事
郭峰,1962年9月14日出生於四川,中國原創音樂發起第一人。
郭峰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郭科會,山西原平人,著名軍旅作曲家。從小受父親影響開始學習音樂,3歲學習鋼琴,13歲考入四川藝術學校(現四川藝術職業學院)鋼琴系,18歲畢業留校繼續任教,經歷了18年鋼琴演奏生涯。1983年任職於四川省電視臺、負責音樂、作曲和編輯工作。同時發行此作品錄音帶。6月擔任中央電視臺"古今戲曲大匯唱"大型音樂節目的編曲、指揮。
1986年,100名歌手在首體同聲高唱《讓世界充滿愛》,這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令人難忘的一筆。
他14歲發表了第一首創作歌曲《月光》,18歲時便成為中國音樂家學會中最年輕的會員。1985年調入東方歌舞團任專業創作,1988年東渡日本,1991年赴新加坡,1995年回國繼續音樂事業。從《我多想》《讓世界充滿愛》《地球的孩子》《戀尋》到《心會跟愛一起走》《永遠》《甘心情願》《不要說走就走》,一首首金曲鑄造了經典。
2008北京申辦奧運會音樂第一人,被“東方時空”譽為東方之子的流行音樂第一人,集詞、曲、編曲、製作、演奏、演唱、策劃、導演于一身的全方位音樂人。
挑戰「三個流行歌手不能同台演出」的慣例
20世紀80年代初,人們對流行音樂總體上是不能接受甚至是排斥的,有關部門曾有硬性規定“三個流行歌手不能同台演出”,這使得流行樂手們始終沒有當眾舉行音樂PARTY的機會。
1986年初,北京天寒地凍,郭峰的內心卻被一團火焰燃燒著。只有22歲的他,實在無法認同當時大環境對通俗歌曲的評價:通俗歌曲(那時流行歌曲被稱為通俗歌曲)只能表達小情小調,根本無法表達有內涵的大主題。血氣方剛的郭峰在心中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作出一首充滿凝聚力的歌曲,改變樂壇的這種偏見。
當時,郭峰回憶說:“當我把這個消息通知給他們時,每個人都非常興奮,都十分痛快地答應了。他們當中除了當時的一些流行音樂的唱將之外,多數歌手都來自東方歌舞團。說實話,當年大家參加的心態多數是湊熱鬧,因為當時每個人都沒什麼事做。同時也是想給中國流行音樂出口氣,翻翻身。”
在《讓世界充滿愛》錄音之後不久,在文化部門的支持下舉辦了一場名為《讓世界充滿愛》的大型音樂會。郭峰認為,這是文化部門第一次對流行音樂破例,足以說明在當年對流行音樂的認可。
公益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 2000年,為申辦奧運發起千人合唱並擔任詞、曲、編曲、製作人、領唱的申奧歌曲《實現夢想》,此首歌曲已獲得奧申委批准作為申奧之歌。為申奧發起並舉辦大型活動《實現夢想——我為申奧萬里歌》全國個人巡迴演唱會。
2005年,為慶祝北京申奧成功四周年,同時配合2008北京奧運會主體理念的核心——人文奧運精神的宣傳,央視大型音樂盛會《奧林匹克頌》 《奧林匹克頌》在文藝演出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的突破,使其能夠在新世紀中國音樂界創作軌跡中畫上濃重的一筆,也完全可能成為繼《黃河大合唱》,音樂史詩《東方紅》《長征組歌》之後又一種全新的音樂表現形式。●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