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做,明日後悔」,這 是無厘頭柯P送給宋楚瑜宣佈競選總統的八個子,充滿激發作用,很符合四度參選總統的宋楚瑜「絕不放棄」的心態,但他介入藍綠二黨對決中,硬是被他扯了「三足鼎立」局面,他有希望嗎?顯然,這種志在參選,明知當選難如登天,還是要拼它一場,也許在國人心目中則是「今日做了,明日才後悔」才比較貼切。
分裂造成首次政黨輪替
那位怯戰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宋楚瑜宣佈競選後送了一句話「分裂了的藍軍,從無當選希望」,千言萬語,這一回,他說對了,的確是分裂的藍營,沒打贏過一次,這是事實。
當年台北市長三足鼎立,藍軍黃大洲、綠軍陳水扁再加上離開國民黨的趙少康,結果,黃大洲以吊車尾落選,拜泛藍趙、黃的自相殘殺、瓜分藍營票源之賜,陳水扁獲得「漁翁之利」。這是陳水扁第一次趁泛藍分裂機會,乘機而起,當選台北市長。
後來,藍軍整合以團結藍軍對抗綠營,爭取連任的陳水扁,由代表藍營出馬的馬英九上陳,便輕易擊敗對手,奪回台北市政權。
但是陳水扁失去了台北市長寶座後,隔了一年向總統選舉挑戰,這一回,好運又降臨他身上,又讓他運氣好到向外推都推不了,那一年的總統選舉,如果還是維持藍綠對決,陳水扁絕對沒機會,但好運偏偏落在他這一邊,宋楚瑜當年挾其高聲望,超高的支持度投入總統選舉,但在國民黨李登輝主導下,內定由他的副手,時任副總統的連戰代表藍軍出馬,對宋楚瑜勸退無效,藍營再度分裂,結果正如朱立倫現在說的「分裂的藍營,從未打贏選戰」,在「鷸蚌相爭,池魚得利」的老梗又重演,結果宋楚瑜高票落選,連戰最低票吊車尾,陳水扁則以未過半僥倖當選。
老宋「志在參選」?
前車之鑑,雖可殷借,但藍明知分裂絕對不可為,硬是有人偏知「山中有老虎,偏向虎中行」。而陳水扁在政界崛起,從首都市長到更上一層樓當選總統,都是因藍營分裂,從矛盾中取利,這是世界各國選舉史上都難得一見的現象。
而當年一手造成藍營分裂的宋楚瑜,當然比誰都清楚,分裂的藍營是不可能有作為,注定兩敗俱傷,但他還是罔顧這個事實,無視分裂的藍軍毫無勝算機會,以他從縱橫捭闔台灣政壇四十多年,難道不知道嗎?但他硬是要衝撞這個不可能的任務,他為的是什麼,難道是「志在參選」,不求勝算不成?
當藍營在紛紛擾擾中好不容易確定洪秀柱參選,宋楚瑜看盡藍營內部的問題,雖然他不時在傾綠談話的政論節目上放言高論,對著政局說三道四,但大都著墨在對馬政府施政的缺失,外界當然知道他和馬英九不對盤,這些年馬英九高高在上,對宋這個政壇前輩如當空氣,不理不睬,尤其,藍橘合作佈局,馬金體制更是高不可攀,一再破局,宋楚瑜當然感同身受。
其實,馬金體制多年,何止對友軍的宋楚瑜沒給好顏色,拒人於百里外,就是黨內大老如連戰,又如吳伯雄,也是若即若離,對大老失去應有尊敬,甚而連禮讓也沒有,而稍後和王金平交惡,在施政不佳,淪為「總統無能」罵名後,黨內都冷眼旁觀,更有自取其辱,樂得幸災樂禍。
百年大黨被賤踏
但馬英九已跛腳了,金溥聰囂張不了多時,也知難退怯,走為上策去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百年老台,依今猶在,國民黨又不是馬金體制的黨,再多的不滿、怨懟還是「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百年大黨的存在,攸關藍營興衰,宋楚瑜不是一再緬懷當年蔣經國的教誨、培養,小蔣留下的黨,又何忍再被賤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