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議會議長賄選疑案,正由屏東地檢署積極偵辦中,這個「萬綠一點藍」,在全屏東縣綠化中留下「一塊藍」,由藍營國民黨籍的周典論當選議長,如今爆發了選舉議長涉及賄選疑案,對藍營來說,似乎並不那麼在意,也沒有想像中的「憂心忡忡」,反而是綠營不好過,忐忑不安,這是一個怪現象,也令人好奇。
檢方收押王志豐
周典論必然是剉咧等,雖然議會一直對外聲稱並無賄選情事,也辯稱議長是清白選舉,但擺在當下的事實是,縣議員王志豐被檢察官以涉及議長賄選情節重大,且有串證可能,在三度傳訊後,諭命收押,這個法律行動顯示檢方已掌握了具體證據,等於在給一再說沒那回事的議會「打臉」。 其實,不少議員們都處在愁雲慘霧中,他們只看王志豐被收押的過程,便了然於胸了,第一次被傳訊檢察官即聲請收押,但院方受理後,裁定無保釋回,檢方第二次傳訊,二度提出聲押,還是以缺少具體證據無保飭回,到了檢察官第三度傳訊,偏不信邪的檢方,依舊如法泡製,三度聲押,這一次法院裁定准了,當庭諭令收押法辦,理由是涉案情節重大,有串證之虞,而另三位「金主」也一併收押。 那些議員們在獲知王志豐這個「親密伙伴」被收押後,就知道大事不妙了,再看到王志豐之所以遭押的院方裁定理由,個個臉色大變,頗有大禍臨頭,人人擔心受怕。因此,議長周典論也不好受,應該是料想中的事。
王志豐辯詞太薄弱
王志豐曾在檢察官偵訊時供稱有意競選副議長,但事實上那是一種遁詞,在誤導案情發展,稍後,他又辯稱帶同十一位議員集體出遊到酒店喝酒作樂,是為了聯誼,但這個集體北上到台中出遊的時間點落在議長選舉前夕,不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有道是「瓜田不納履」,這一辯詞太薄弱,很難被接受。 其實,檢察官收押王志豐,案情顯示並不純,不僅僅是他帶十多位議員集體出遊,包括資金流向也有了進一步掌握,如光憑集體出遊,院方裁定收押可能性不大,就是檢察官補上了資金流向、強化了證據認定力道,有以致之。 而在偵辦中又傳出議員集體出遊,且兵分多路,去日本又去港、澳、珠海遊,其中台中飲酒作樂已知有十一人,而議長選舉中投給周典論的票是十一人的四倍,因此,另行安排其他地區出遊,應是理所當然,據瞭解,檢察官之所以在成功收押王志豐後,即向其他可能涉案議員喊話,希望限期出面交待,爭取「認罪協商」機會,否則,依法偵辦的後果,包括褫奪公權終身外,還得面對判罪,即不難看出檢方是有備而來。 從一連串的偵辦行動展現的法律作為,用膝蓋想,都輕易看出這一場議長賄選案不單純,檢方在玩真的,偵辦方向相當明顯,就是在偵辦議長選舉是否涉及賄選情事。
未收到警愓、嚇阻作用
其實,屏東縣議會這次爆發議長賄選疑案,並不是頭一遭,二十年前因殺人被槍決的前議長鄭太吉便因涉及賄選,以「台支」的支票向議員行賄,用台銀支票買票,手法粗糙,一舉而查獲,為此,議長資格被解除,從此,他一蹶不振,種下後來走上人生不歸路的惡果,這個議長賄選案後,對後來的議長選舉似乎並未收到警愓、嚇阻作用,未幾就重演另一齣議長行賄新戲碼。 那就是四年前的議長選舉,才剛當選又在同一天宣誓就職的「新科」議長林清都也步上前人後塵,涉及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