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單位期待的梅雨季的來到,但受全球天候氣溫回升影響,似乎已緩不濟急,原來做最壞打算,第一個颱風來襲,卻在菲律賓登陸後反而在台灣繞道而過,帶來雨水太少。 官員心態很矛盾,明知颱風會帶來災害,但卻可帶來大量雨水,對進入颱風季節時,竟是一則以憂,一則以喜。
要颱風雨卻又怕釀災
靠天吃飯已成為當下台灣居民的痛,但不管如何「求人不如自求」,隨時會面臨,這是一個不容再輕忽,有朝一天,萬一高雄人無水可喝時又如何是好,那些反對水資源開發的一些政治人物,應該捫心自問,光做秀,一味反對,雖然對爭取選票,打響個人問政知名度有加分作用,但枯水問題帶來的供水不足那才是一個根本的實際問題。 大家都知道,台灣水文豐枯懸殊,就拿高屏溪來說,水源在豐水時流量高達八十多億立方公尺,但這麼龐大的水資源卻因缺水少適度開發、有效利用,百分九十多全都流到海去了,明乎此,卻仍然有人倡言反對建高屏大湖,反對美濃水庫開發,最近官方以缺水問題嚴重打算把建水庫計劃重新拿出來檢討,其可行性,八字都沒一撇,立即有人跳出來聲言反對到底,這種即使高雄人沒得水喝,死都要反對,教人難以理解。
現在科技可解決環保問題
開發水資源不但需要,而且迫切,之前屏東縣在新埤地區搞的屏東大湖,其實,這個湖小兒科的很,解決不了問題,計劃中的高屏大湖規模大,可勉強解解燃眉之急,但環保問題把這個計劃卡住了,又是環保老調重彈。 沒錯,建水庫大湖當然影響生態,波及環保,但在當今開發技術先進的今天,都可以避免,乃至減少到最小程度,而不在這個時刻,高雄人已面臨了用水不足問題,限水隨時捲土重來,少數人的反對卻影響權益,沉默的多數還能容忍下去嗎?一旦沒水了,才叫苦,那才是「無語問蒼天」。 高雄人「買水喝」的問題,把這種事拿到世界各大都市,人家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即可飲用,高雄人卻要到超商買礦泉水,乃至到供水站提塑膠桶買水,那才是笑掉了外國人牙 齒,到時,水質進一步改善,不是可以媲美外國人打開水龍頭喝起了自來水嗎?
供需宜取得平衡點
人們要有水喝,但不願在自家地盤上建水庫,人們都要丟垃圾,卻反對在自家人前建焚化爐處理廠,相對的,大家都要用電,褥夏到了要吹冷氣,卻執意反核電,也反燃煤發電,道理一致,脈絡可循,所謂「人不自私,天誅地滅」,能不叫人難以理解,也值得大家省思。●犀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