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權很可能被國民黨列 入立委選舉不分區第一名,而近日傳出在王金平婉拒為洪秀柱掌兵符後,也認為曾永權獲點名取代,理由是他是南部人,有地域優勢,儘管如此,藍軍大咖不僅怯選,也對投入洪秀柱陣營都怯陣,不免予人「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則在「因緣際會」中,如曾永權因此而成為不分區第一名,除可取代王金平外,也為他的老闆馬英九總統卸任後,扮演「維穩」角色,曾永權果真水漲船高,成為另一個「屏東之光」?何妨拭目以待。
慧眼獨具跟對人
一個屏東縣鹽埔鄉田庄囝出身,大學讀的也不是什麼名門學府,從私立逢甲大學畢業後,在海關當關務員,但他卻能在因勢導利投入政壇,之後,平步青雲,躋身中央,熟悉政界人士的看法是,他懂得「押寶」,從他返回家鄉投身政壇邁出第一步起,就「跟對人」,他慧眼獨具,一旦形勢變化,立即急煞車,馬上「換人跟」,在取與捨之間發揮了「識時務才是俊傑」的高度政治操作,他講究現實,雖「利令」卻不「智昏」,政界「有奶必是娘」的道理,他居中拿捏分寸,深知過與不及之道,在這方面的歷練,無人出其右。 當年和曾永權同一時間出道的屏東政界人士,如伍澤元因案逃亡後病逝他鄉,同鄉的林淵熙已離開政壇,東山再起機會不多,而比他早一步跡起的郭廷才因案被引渡回台服刑中也病逝了,俱往矣,其中,不乏因敗選從此一蹶不振,但曾永權卻是在二度縣長選舉都失利,在「屢選屢敗」後仍能屹立不搖,依舊步步高昇,從立法院副院長而總統府秘書長再轉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現在更「好馬吃回頭草」回鍋出任總統府秘書長,這不僅在屏東是唯一,即使攤在國內政界也是罕見。
三大秘書長先後擔任兩個
719全代會即將召開,洪秀柱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句是二千二百年前因暴秦而揭竿起義的陳勝、吳廣二人打出的名言,意思是拜相稱將不一定是政二代、富二代的專利,任何人都有機會,後來以布衣起義成為漢高祖的劉邦即為「將相本無種」的第一個實現者,曾永權當然沒有拜將稱相的資格,但一個來自屏東鄉下的草地囝仔,卻能憑其過人的「識人之明」,依靠「跟對人」的拉拔,一步一步攀爬而上,在三大秘書長中他就先後擔任其中二個秘書長要職,他的崛起,確是政界中的異數。 曾永權沒有滿腹經綸的學識,更無高超過人的領導才幹,但他的崛起,僅憑高人一等的「押寶」能力,之成為政界少見的「不倒翁」,我們以為是他的調調,對上了國民黨文化的「胃口」。 三十多年前以一個青澀的年輕人,因跟對了當年屏東政壇兩大派系之中張派掌門人即已故張豐緒的一路提攜,被視為張派未來接班人,從投入國大代表、立委選舉,拜派系支持,無不輕易獲選。
疏遠張豐緒
但在李登輝執政後,張豐緒也被排斥,曾永權立馬改弦易轍,和張豐緒疏遠了,成為李登輝的「門下人」,他屏東人的出身,正迎合李登輝所推動「本土化」政策,而在連戰成為李的接班人後,曾永權即踏上了連家班的列車,因此,在第一次縣長選舉中是李欽點提名,俟李被迫出走,便在連戰「賞識」下第二度提名他選屏東縣長,再敗,但他此時羽毛已豐,回頭選立委已難不了他,有連主席的後盾,成為國民黨立法院大黨鞭,躋身國民黨核心,在中常會中和黨主席一字併肩坐。 在連戰總統之選二度失利後被迫交出黨主席一職,此時正是馬王之爭的起端,投入黨主席選舉的馬英九和王金平為此掀起了激烈的「黨主席爭奪戰」,雙方幾乎扯破臉,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