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宋軍大將攻入蜀國,兵臨皇城,孟旭仍然被矇在鼓中,城破被俘後,才知「群臣誤我」,花蕊夫人貌美又有才氣,老趙好色之徒,自然樂得笑納,增色後宮,宋太祖素聞這個美人才氣過人,便以後蜀如何亡國問她,她雖非出口成詩的曹植,但信手拈來卻寫下「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軍士齊解甲,滿城無一是男兒」,寫出了後蜀亡國,舉國上下的將士們棄甲曳兵,這一首寫實詩,成為後人最大的反諷,無不當成借鏡。
拿什麼團結?
眼前的國民黨,作為黨主席都棄選了,全黨還在硬撐,居然仍在寄望於徵召,十足反映了整個國民黨的怯戰氛圍,教人驚嘆,已經無步了。
朱立倫聲明文,在行文中遣詞用字極盡其用心良苦,卻缺少說明力,他都不選了,根本多說無用,太多的華麗詞藻,著墨在推諉卸責之處,雖然要改革,全力強化中心思想,促成團結,且問,他自己都在整個國民黨能否重振聲勢唯一寄托的二0一六這個重大關卡,置身事外,又如何、拿什麼去建立中心思想與團結全黨?
就是怯戰二0一六躲過了,卻不提二0二0,是否認為二0一六沒希望,再等等,到了二0二0機會大好時再投入,這種「精算」的手法,會輕易被看破腳手,看朱立倫的惶惶作態,已很難獲得正面回應,可以這麼說二0一六放棄了,等於加速國民黨在二0一六年的機會將喪失殆盡,既使是二0二0機會來了,形勢翻轉了,朱立倫到這時,他的形勢看好度必然被大打折扣,對他來說,到了二0二0他已經「時不我予了」。
朱立倫政治前途破滅
朱立倫棄選會被認為,對國民黨在二0一六造成最大傷害,這不是在牽拖,而是一個必然的走勢,一旦二0一六國民黨失去機會,朱立倫表示他一定辭職下台,以示負責,但整個大勢演變到這種幾乎已使國民黨陷於「狂灁於之將倒」的窘境時,朱立倫在外界眼中,已經不重要了,他的政治前途,在光環全失下,還能繼續走下去嗎?
沒錯,失去了二0一六,朱立倫不再是黨主席,也不是光芒四射的政治明星,但他至少可保住新北市長,兌現他對新北市民「做完任期」的承諾,但任期屆滿後又如何,那時他可拍拍屁股走人,揮揮衣袖,但已不是瀟灑的離去,換來的是孤獨,無人聞問的蒼涼背影。
照朱立倫的說法,國民黨不團結,他走人,二0一六失利,他也走人,其實,這些話都是廢話,因為,主席任期只剩一年,不走人行嗎?只不過,因他領導的黨失去政權而走人,會更難堪,他得擔負領導失敗的重責,便是「黨的罪人」,也許太超過,但「無顏回見江東父老」,則罵名是免不了。
洪秀柱出馬有何不可
國民黨又不是沒有經過「政黨輪替」的煎熬,多一次,少一次又有什麼打緊,問題是,整個台灣的發展,悠關人民的生計,安居樂業,蔡英文一旦當選後的執政表現,光是兩岸議題還是瞎扯,國民黨對她不放心,國人何嚐不也是擔心受怕,似乎是,朱立倫「精算」的只是他個人的問題,所謂「無我有你,無我有黨」都是空話,一些口號似的宣示,與事無補,國民黨人對這麼一位精於個人盤算的領導人,也只好認了。
國民黨內仍然寄望朱立倫,希望徵召給他機會,但這個寄望,可能性不大,既使能,但一個「志不在二0一六」,毫無決心的人選,還是算了,洪秀柱也好,楊志良也好,有什麼不可以,人是拱抬出來的,幾年前朱立倫連B咖都不是,洪、楊二人也可以「點石成金」,只要國民黨覺醒,洪秀柱可以水到渠成,很快由B咖晉級為A咖,甚至「超級咖」。在形塑下,有全黨沒有,洪秀柱個人條件優異,何況,打造「女人戰爭」,反而有利洪的征戰,朱立倫如果還不能及時回頭,他的時代會很快消失,「浪沙淘盡多少英雄好漢」,已說得很清楚,唐太宗說的「以人為鏡可知得失」,朱立倫的作為很快會有答案。●林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