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政治人物的話,變化多端,李登輝說了N次的不是台獨,但沒人信他,果然,下台第一件事便迫不及待搶當「台獨教父」,而馬英九當年說過幾十次不選台北市長,結果,不僅選了二次市長,而且,又更上層樓,連選連任中華民國總統,因此,朱立倫一再強調會幹完這屆市長,但勸進不斷,甚而四十名立委的推荐聯署,這種大陣仗的勸進都登場,可見,朱立倫選總統是不少人的期待。
王金平不好直率表態
正因為眼前朱立倫這塊大石頭擋道,遲遲不確定,搞不定他了,但王金平因此還在猶豫,不是怕,也不是不願明說,而是不好直率表態,這是他的難處。
不過,瞭解政局人士認為,王金平當前分明就是「以進為退」的策略,如朱立倫不選,他當然義不容辭,而在各種民調中他是僅次於朱,為黨內人選第二高,朱走人,自然由他「扶正」了,而其次的策略他進退有據,如朱出馬,多少總可撈個陪選的「副總統」吧,前些日有人提出朱王配,乃至王朱配,顯然是拱王人馬放的話,所謂「沒魚蝦也好」,問題是,朱遲不決斷,他只好再等等。
當然,退一步的希望是,在正副總統都沒希望時,國民黨總該安排一個後退之路吧,那就是繼續安排他留在立法院,由朱忍痛為王修黨規。
外界以為,王金平是有實力的,在民調中逼近朱立倫,甚至有綠營民調王支持度高於朱的數據,在在顯示王金平是有左右選局的實力,從半年來圍繞在選總統打轉這個氛圍中,他展現的支持力量有目共賭,這就是他有恃無恐,到時有力量和國民黨討價還價的主要優勢。
親綠民調拉抬王聲勢
選總統是一個前進策略,退而保住院長寶座,則是一個後退,站穩腳步的策略,而民進黨方面不時為王金平爭大位敲邊鼓,有識之士認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近來,一些親綠的組織內出現了不少民調新的機構,三不五時發表對國、民二黨在競選總統的民意調查,形成「綠花齊放」局面,人們輕易從公佈民調結果中,王金平的支持度始終咬緊朱立倫,甚而有超越,而綠營枱面人士更經常以王金平一旦出馬,蔡英文威脅很大拉抬王。
這種製造王金平聲勢的手法,當然是心存藍營的理想人選最好是王金平,但刻意的操作不免粗枝大葉,難掩人耳目,藍營人士難道會被牽著鼻子走嗎?但不管如何,王金平「以進為退」的做法,表現的很露骨。
雖然,第一目標是選總統,儘管綠營民調操作為王造聲勢,但藍營了然於心,政界人士認為,就藍營的盤算,第一人選還是朱立倫,如果,非經由黨內初選決定時,王金平也很難過關,深藍對他成見深,所謂「藍皮綠骨」,已根深蒂固,雖王金平以「藍皮台骨」自侃,扭轉深藍對他的反感,而馬王政爭中涉及的「關說案」應為大是大非的問題。
關說案成王阻力
因為,王金平幫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司法關說一事,是難以否認事實,因馬英九操作粗糙,予王、柯二人捉到把柄,卻輕易逆勢扭轉,但是非公道自在人心,王金平想為這件「漂白」大不易,這也是他想爭取藍軍大位人選的阻力很大。
當下的問題還是需言歸正傳,藍營人選再拖也不可能拖到
六月,也就是六月前會決定,朱立倫應是首選,在眾星拱月中,朱立倫想推辭很難,因此,王金平的機會就渺茫了,如因此有個陪選機會,應該會接受,屆時,朱王配成局,藍營變成團結,自然形成,在最壞的打算下,萬一朱堅持不選,王金平如能因此順藤摸瓜,那是最好了,但未來國民黨在大位之爭的形勢,將面對更嚴苛的考驗。
王金平如正副大位都沒機會,最後的一步就是保住院長寶座了,這也將考驗朱立倫改革黨務的是成功或破功最後一顆棋子。●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