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記憶深刻的「三武一宗」排佛又滅佛事件,那是指漫長的中國歷史進程中,先後有四位皇帝發動毀佛滅佛事件,他們分別是北魏的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朝中葉的唐武帝以及後周世宗,史稱「三武一宗」,這些皇帝或受信奉道教道士之鼓動,或因儒家為奠的大臣之力諫,排佛滅佛,當然,在佛教的發展中,一些寺擁有巨大經濟力量,一旦寺院在發展所謂「廟產」中過份發展而坐大,自然引起統治者的不滿,而這種在寺廟一味發展、凝聚驚人財富時,難免激化其中交織而生的矛盾,為此,皇帝們一旦反應不滿時,必然透過政治手段解決。
另拜「宇宙大覺者塑像」
而台灣發展佛教,由於政府樂觀其成,包括道教、基督、天主等教,之後便出現「教中有派」,不同的教義,流傳各個層面,光是佛教寺院有案的,未立案的可能有好幾萬處,形成山頭林立,各有所持。但如慈濟另拜偶像,甚而被外界批評對創辦人「造神」,上人被神化了,如非這次風暴,慈濟人的一些改變,過去是不足為外人道。
其實,當前慈濟功德會的龐大組織,擁有驚人財源,大家都心照不宣,完全是來自外界的捐款,以及百萬計的會員沒完沒了的按月固定捐獻,然後,利用捐款再投資運用,成為坐擁宗教的頭號「巨獸」,如果,回顧一千多年前發生的排佛滅佛事件,一個擁有驚人財富的寺廟,富可敵國,在那時無疑是很難被接受的。
但慈濟在重大災難中的濟人救助的表現,值得高度肯定,「上人」如因此獲得諾貝爾獎金得主,無疑是實至名歸。
一灘血的「傳奇」變質
問題是,慈濟已夠大了,上人從一灘血的「傳奇」故事起,打造了當前的慈濟「神話王國」,更進而創造了驚人的「產值」,固然,他們一直在行善,但外界也不必以「仇富」心態對待,但慈濟坐大後,被認為這個組織自視高,難免態度傲慢,卻也因此對外界的諸多質疑,顯現其理路薄弱,慈濟人始終以為他們是非營利組織,而是一個行善的慈善法人團體,但從連日所有對慈濟批評,乃至不斷爆料中,卻給人發現他們在發展組織中的操盤,給外界的感受是「無關信仰」,因為從捐地中發現的事實是藉慈濟而達成避稅、節稅目的,而捐出土地都是列管不宜開發,會影響自然資源保護地區,但他們卻能以「慈濟」這個慈善法人名義,排除阻力而完成擴大事業。
慈濟這些年來的表現,外界已明顯感受慈濟信眾,心目中只有「上人」沒有其他在佛教界的傳教宗旨,是「佛」也就是佛陀、釋迦牟尼佛,是「弘法」,佛教諸多經典教義,但現在的慈濟人唯「上人」獨尊,也唯有上人的語錄「長相左右」,佛陀也好,弘法也罷,已經少見了,因此有人好奇慈濟人「唯上人一人是問」那麼佛教的「佛」呢?「法」呢?
胞弟胞妹掌大權
慈濟的風暴在延燒中,名嘴們攻擊的財務不公開,流向不明,而上人胞弟王端正權傾「神話王國」,手掌大權,胞妹主管採購,弟妹在慈濟,胞妹的「上人」則是高高在上,似有被「神化」,卻會在此時掀起風暴,對慈濟造成重挫,稍後的回應,外界仍然持太多質疑,顯見四大志業公開財務,內湖撤案,仍然有人以「見樹不見林」看待,未來捐款是否因此一風暴而影響,可視為對慈濟今後能否順理發展的一個標竿。●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