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挺綠的電子與平面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頂新給馬英九團隊的二億政治獻金一事,在學新聞、又是科班出身、還當過報社採訪主管的周玉蔻每日一爆下,信者恒信之,不信者恒不信,但周女士以及在旁邊敲鑼打鼓的名嘴拉抬下,不外乎,都是合理的懷疑,一大堆欲理還亂的推論,那麼「證據在那裡」?連爆料人都坦承沒有證據,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羅生門」。
完全在打高空
讀新聞學時老師對新聞形成的定義開宗明義便以「五個W,一個H」,也就是何時、何地、何事、何人,還有為什麼?看這個二億元獻金,人、地、事、時全都是空白,一切都說是通過合理懷疑,才做了合理的推論,完全在打高空,新聞記者都知道一件沒有證據的事是上不了檯面,不能撰稿付之一梓,成為新聞事件,因為,那是在打高空,為新聞界之大忌,既使說,如是爆料,最起碼也交待證據在那兒?拿不出證據,卻能把這種涉及政治傳聞的事,在每日一爆中,炒熱了半個月,迄今猶然是方興未艾,不得不叫人對周女士的能耐,刮目相看。
也許,真的有這碼事,但二億元既然是以現金送出,那麼是誰送的?經手人又是誰?收款人是何方高人?照周女士最後一爆的說法是,錢是送給馬英九,這一爆,可信度太低了,因為,馬英九就算已四面楚歌,治國無能,支持 度趴到了底,但國人還是相信他對個人「操守」這個底線是不會被戳破的。
頂新否認,早在意料中,馬英九聲明否認其事,國民黨中央出面控告周女士,似乎在被逼急了才緊急做為防火牆,但一連串作為仍然阻止不了有心人的借風扯蓬,反而造成「揚湯止沸」的反效果。
馬英九以個人身分提告
因為,馬英九單憑一紙聲明,說者諄諄,聽者藐藐,在有心人士炒作下,豈會那麼便宜他,一些自以為是的論者認為馬英九應該挺身而出,直接提告,但堂堂一國元首,卻和庶民對簿公堂,乃至打著黨員身份的周女士打起了誹謗官司,就算被指是以上駟對下駟,總是不太妥適。但是馬英九還是被迫以個人身分提出控告,其實,周女士的爆料,外界已看出她的背後有「高人指點」,但前一天在臉書P文說馬英九清白,連金溥聰也被她歸類操守清廉,可是,隔了一天卻自己打臉,又說什麼二億元是馬英九收下的,前言不對後語,那一句才是真,連她自己都難自圓其說?
究竟二億元是否送給馬團隊?之前,周女士說是送國民黨,後來才改口指向馬團隊,是否因國民黨揚言一定告,才轉換話題,稍後,才有國民黨告錯了人的說法,但已暴露這件事的疑竇重重,更加撲朔迷離。
沒人認為有這碼事,也沒有人否認有其事,挺綠名嘴中他們可以借題發揮,因為,當大家獲知連勝文陣營放出頂新曾在台北市長選舉前要送二千萬的訊息,就憑這句話,讓那一批人有如發現新大陸,便大作翻案文章,認為選市長送二千萬,則選總統必然更多,更多的合理懷疑,是指二億元政治獻金可不是空穴來風,應該有這等事,但還是流於一廂情願,片面指控。
名嘴們更發揮想像空間,大肆推論周女士的爆料,有戰術,也有戰略,一步一步讓馬團隊跳進她設下陷阱,但這件事已扯了半個月了,沒有人看得出周女士的陷阱在何方,馬團隊又有誰掉進陷阱,都是在扯,天馬行空,漫無邊際,叫人嘆為觀止。
特偵組已介入偵辦
起了風,就以為打雷了,暴雨即將來襲。但在周女士的連環爆,爆個不停中,她反而成為焦點人物,爆料的主題,二億元在那方?仍然在合理懷疑中,在雲端上飛舞,周女士說得好,她沒有證據,但誰能保證十幾個月後,頂新會繼續不和盤抖出嗎?那麼,就等到那時再說吧! 為此新聞從業人員們也從周女士這個爆料中,真正領教顛覆新聞的基本規則,何地、何物、何時,為何都隻手空空,也可成為新聞事件,而且炒熱了,到現在仍然沒完沒了,雖然特偵組也已傳喚周女士在偵辦中,據了解,她提供特偵組50人的名單,聲稱都是經手2億獻金的嫌疑人,往後發展仍有得扯。●犀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