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65期 | 2014-12-17 03:41:57

12版   陳菊再創高峰選總統

      全國第一高票連任  未來四年如何還債  將考驗市府菊團隊 

 

          陳菊果然又一次大勝,而且,還是以全國當選票最高連任,拍馬屁的媒體紛紛以「南霸天」吹捧之,不過,陳菊競選團隊在選前誇言要贏楊秋興一百萬票的牛皮吹破了,雖說以九十九萬多票擊敗楊秋興的四十五萬票,多了五十多萬票,和她的團隊吹噓的大贏一百萬票,差了一半,但她獲得全國當選第一高票的戰績,也夠陳菊樂陶陶,睡好覺了。


   楊秋興二度失利,印證了形勢比人強,再說什麼「努力不夠」這種老掉牙的話,是多餘的。
陳菊當選後,環顧全台,她即將邁向十三年的市長任期,成為繼胡志強之後任期最久的市長,胡志強未能連任,圓其任期最長的市長美夢,但十三年任期的紀錄,後續有人,將由陳菊改寫。

   宜居城市著重軟實力

   儘管如此,第一高票當選連任後的陳菊,在這次向三連霸邁進時,除了那句「宜居城市」政見外,實在看不出她有對二百八十多萬市民開出更響亮的政見,大都還是著墨在已經提過「N」次的建設,如亞洲新灣區、經貿展覽館、圖書總館,以及即將通車的輕軌,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一再的被陳菊的市府團隊搬上檯面外宣傳的「政績」,市民期待有更好更新的建設目標,似乎難得一見。
   倒是陳菊在選前一再提出的把高雄建構為「宜居城市」,則被認為天馬行空漫無邊際,正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暢談其兩岸政策時,流於詞彙上的班弄,看不出具體主張,被批評為「空心菜」一般,徒給市民太多「想像空間」。
什麼叫宜居城市,從字眼上看,大概是指未來的市政工作是構築一個讓市民安居樂業的地方,這個宜居城市的說法,很空洞,也叫人不知其所以然,因為,高雄市債台高築,負債全國第一,在她主政的高雄市卻讓每一位市民平均的負債逼近九萬元,這個沉重債務,在未來四年內能解決嗎?答案是難,難如上蜀道,根本不可能,如果,她能在未來四年任內開源有方,節流有法,別說把九萬元解決掉,就算只少了四萬,也就是為每位市民減一半債務負擔,都算她行,但行嗎?

     淡化選情策略

   試問,近三千億債務,卻叫每一位市民平均負擔將近九萬元債務,說什麼「宜居城市」,寧非天方夜譚。
在選前有識之士即提出近三千億元債務是陳菊這次競選連任「罩門」,但她卻輕易的擺脫了這個「罩門纏身」,手法高竿,那就是淡化選情,避開對手的糾纏不清,而楊秋興的攻勢,在對手避重就輕的策略運用下,如碰到棉絮,無聲無息,顯示,在兩軍對峙中,缺少「引蛇出洞」的靈活戰術,所謂「罩門」也就消失於無形了。
四個月前的氣爆造成卅二條人命及好幾百人輕重傷,當時連環爆的嚇人喪膽的餘悸,居然在選舉中,如沒發生似的,反而未能成為攻防雙方的焦點話題,氣爆責任在市府陳菊一句「承擔」,就沒下文了,如果,這種驚天一爆的事件發生在國民黨縣市長任內,會這麼好過嗎?別說連任,想選都不敢,陳菊卻能悠然無事的在競選中「忽悠」過去了,不是陳菊有一手,而是高雄市選民的「萬千鍾愛繫一身」。

    氣爆案通過考驗

   債台高築三千億,可以視如無見,因怠忽職守造成氣爆,卅二人死亡,也可以不當一回事,不管再重大的失職,更嚴重的事件,都可以被包容,民進黨人所說的「頭過身就過」,果然有先見之明,叫人拍案叫絕。
 

⇧回模組首頁
⇦12-17 很角色週報165期
⇨12-17 很角色週報1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