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59期 | 2014-10-13 04:10:24

5版   台灣職業學生  以抗爭為業

        聲援香港佔中卯上駐台代表處  巢運也軋一腳搶鏡頭搏版面

 

    

   香港佔中爭取「真普選」    而掀起的抗爭事件,已引起國際關切,但持續抗爭下,因直接衝擊當地經濟發展,商家營生難以為繼,一個多禮拜過去了,這個抗爭行動能持續多久,各方均寄以關切,在台灣因處境特殊,感同深受之餘,對香港的抗爭風波中,但島內一些以「抗爭為業的人士,尤其那一小撮打著「太陽花運動」的「職業學生」們,企圖在香港抗爭中摻一腳,受阻於香港大門,但在見獵心喜的「嗜血興奮」心態,難免難以揮灑,卻在自家地盤上找香港派駐台北代表處發洩,這種自拉自唱的行徑,只能以滿足個人「自慰」角度看待。

     行改名  坐不改行

    對一些平日無所是事,鎮日價響的尋尋覓覓,為的是找抗爭的機會,他們似乎以「抗爭為業」藉故鼓動風潮,那裡有事,就在那裡軋一腳,為來為去,就是上螢光幕,在媒體上搏版面,好出風頭為「志業」。
    日前一個叫「巢運」的抗爭活動,那一晚他們也號召了大批支持群眾到台北市信義路帝寶大樓,以就地抗爭台北房價高昂,在電視畫面上就出現那位在「太陽花鬧劇」中的「職業學生」林飛帆,他打著聲援巢運旗幟,也找了一些附和者擠進群眾中,卻搶著在開麥拉上露面亮相,看他指手劃腳,侃侃而談,大肆批評政府無能,是造成房價高漲,年輕人一屋難求,在自以為好不拉風的唱和下,無以名之,不過就是在「搶鏡頭,搏版面罷了。
    林飛帆並非「無殼蝸牛」,他老爸在南部就有舒適可居的房屋,他在台北進修,卻到處在抗爭活動中出現,儼然以「抗爭為業」,成為貨真價實的「職業學生」,抗爭為重,求學次之,如此顛倒原來進修的初衷,真教一些秉持「十年寒窗」苦讀成名的學子都看「傻眼」。

     全台抗爭透透

    這一小撮人果然「行」改名,坐不改行,一切就是要抗爭,香港在抗爭,他們要摻一腳,但香港不歡迎他們,只好在台灣自家地盤上找對方台北代表處抗爭,巢運出現了,他們以機不可失,也後人,爭先恐後再軋上一腳,自三代以來,人無不有好名者,但以「抗爭為業」只是在搶鏡頭、搏版面,這個心態卻也不多見,因為,他們南來北往,到台東參加環保抗爭,到台南為鐵路地下化路線後移抗爭,這個也抗爭,那個也抗爭,無所不在抗爭,人們不禁好奇,這一撮人靠的什麼為生,交通支出、食住開支,難道都是天掉下來的嗎?
    照說,一般人士的記憶中,抗爭運動大都以政治事件為主,如巢運是買不起房子的人所為的,環保抗爭是環保人士的一塊,路線後移則是台南一些受到影響的當地居民所當為,那麼,林林飛帆等人又是「所司何來」?只是單純的為人「助陣」?抑或只是搏取一個「令譽」?乃至「有錢好辦事」,種種作為分明都是「為人作嫁」,如果只是個人喜好熱鬧,平日遊手好閒,只待有事便出面湊和,那就單純多了,問題是,他們在太陽花鬧劇中大大出了名,不免技癢,老是浸沉在佔領國會贏得了美名回憶中,沒事時都得找事做,為此,找事做便是在各地抗爭中也軋一腳,反而成為他們「份內事」。

   沒事時都得找事做

   這次香港為所謂「真普選」掀起的抗爭行動,台灣固然和香港處境情境類似,但硬叫「城門失火」而「殃及城池」,便大可不必,為香港加油,露露面,說一些堂冕堂皇的話,表現了對抗爭行動的關心,林某也好,陳某也罷,以他們見獵心喜的心態,目睹香港這次抗爭行動,愈演愈烈,難免有「嗜血興奮」的衝動,但跨海入境香江「搶鏡頭,博版面」不可得,港府可不是他們心目中「無能」的國府,可讓他們來去自如,遑論在抗爭中吆喝,呼兄喊弟的助長聲勢,為此,在「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遺憾中,於是,他們目標一轉,對準了手無寸鐵的港府在台北辦事處,他們糾眾包圍,還一本正經的遞上陳情書,等記者們到齊了,搶足鏡頭後,才呼嘯而去,這種行徑,去不了香港,留在台北抗爭意思一下,又有什麼不可,這不正是「沒魚蝦也好」的心態作祟。
   這種抗爭不過虛晃一招罷了,但卻已足以滿足那一小撮人好搏名的心態,在台灣這個美麗寶島,居然有那一群成天無事找事,到處參與抗爭,別人的抗爭不放過,偶而自己也會找個題材自己來抗爭,太陽花所謂「學運」養成了這一些以「抗爭為志業」的「職業學生」們,這大概是學運後最大的收穫吧。●吳濤

⇧回模組首頁
⇦10-13 很角色週報159期
⇨10-13 很角色週報1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