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各界愛心處處有,捐款近四十億的天文數字,卻叫人納悶,難以理解的是市府的發放標準,不斷加碼,因此,外界質疑發善款漫無準則,分明是在慷他人之慨,有人甚至質疑箇中是不是有利用民間善款行選舉大發「選舉財」之事?
其實,對市府慷捐款之慨,拼命加碼發放,但也有遺漏之處,在災區就引發不少災民憤怒,有人認為也是受災戶,但發放不公,指市府未核實發款,此正所謂「不患寡,但患不均」,平心而論,災民受災輕重不一,對災區認定也難有準則,因此,面對五花八門的要求補助,市府的確也有其難處,但從一再加碼發放,就暴露市府的作業粗糙,掛萬漏一尚稱小事,但大刺刺的漫無標準的發放就是一個錯誤,尤其災民認定不該發的也發了,之所以被指「選前發善款」,遭質疑在討喜選民,似乎就是最大敗筆。
不該發錢的也發了
雪花花的鈔票,但市民眼睛還是雪亮的,面對市政府這次處理四十億善款的發放作業,居然由市政府本身操作,沒有監督單位,如紅十字會信不過,至少應請市議會派員會同作業,不是嗎?市議會是一個「看緊人民荷包」的機構,市府如不是有私心,要獨攬善款在選前討好市民,怎麼會自家人埋起頭來悶著幹?沒有監督單位,又如何稱得上公開、透明,「球員又兼裁判」,市府就是跳下黃河也洗不清。
也許,全球最大半導體的台積電早已看得出可能出現的「善款難以善用」這個疑慮,他們完全不把捐款送給市政府,是否擔心「請鬼拿藥單」的效應?但稍後全球半導體組織台灣委員會就決定全球企業成員把捐款交給台積電, 直接由台積電「董娘」張淑芬女士帶頭的志工們,投入實際災區重建工作之用。
據瞭解,對高雄氣爆台積電評估的災區重建經費將動用一億元,這筆錢不是送進市政府帳戶,而是由張淑芬率領志工團做為災區災民重建,能夠獲得安心居住,改善生活環境之用,於是,他們為災區建了便橋,方便災民出入,不致受困災區如孤島嗷嗷待哺,他們為災民修鐵門、裝換門窗、清理廢棄物,他們體會災民的心境,因為,氣爆後居民住屋被毀,拖了很久還在住克難屋,等市府修建,層層關卡,緩不濟急,請工人來修,找人難,收費又高,尤其,不少災區交通因災損不便,無法運送建材,台積電適時出面解危。
災民抱怨市府
而台積電出錢又出力,又加上全球半導體協會的會員對台積電不捐款、派大批志工協助災區重建,認為最實際,可收到立竿見影效果,也都把捐款交給台積電,直接造福災民。
在救災重建工作上台積電表現的積極作為,使得災民很感心,有人以「台積電能,市政府不能」,因此,在災區掛出了對台積電的感謝布條,也為了對市府發放災害不公,救災不力,災區出現了兩種紅、白不同布條,紅的贊賞,感謝台積電,白的罵市政府,這種在布條不同顏色上展現「兩樣情」,即可看出台積電在災民心目中的贊譽有加,也反映對市府抱怨的極端不滿情緒。
台積電不把捐款送給市府,而肩負救災重建工作,「董娘」站上第一線,志工埋頭苦幹,揮汗投入災民搶救工作,反映了一個特殊案例,而高雄市府陳菊團隊的失職,災後又救災不力,對善款發放更引起濫發批評,事後的發展證明台積電的決定是正確,從災區感謝布條愈掛愈多,概見端倪。
在災區心中已留下台積電行,市府差勁、不行的烙印,這種形成災後救災的兩個極端的展現,已引起外界的側目、重視,此例一開,也可能為未來災區善款的處理啟開了另一條出路,紅十字會已被質疑,而高雄市政府的救災信任度、善款處理的公信力又受批評,其出現未來善款將朝「台積電模式」走,因此,善心人士已注意到高雄市政府未能「善款善用」,更糟的是對外界質疑市府在「選前」濫充好人,善款到處加碼,深表疑慮,可能因此做了另一個選擇。
台積電將改變捐款模式
正為此,未來的災後善款的捐獻,此例一開,已無退路,稍早之前,影劇界對媒體關心捐款數字的打破沙鍋問到底,已引起反彈,則台積電模式的引導下,如高雄市政府「笑納」四十億天文數字的捐輸善款,可能會成為當年稽康所寫的「絕響」,政府善款之門,很可能因此「自斷」善門之路,萬一演變到這個地步,恐非陳菊團隊所願的吧!到時果真如此,災民就可大大喘出一口氣,大喊「感恩」!●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