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爭取連任的陳菊,她的照片很搶手,雖然,被紐約市民說成「那個胖女人」的市長開麥拉「費司」是「如假包換」,不怎麼出色,但在民進黨市議員候選人心目中則是「奇貨可居」,人人爭相合照,視為爭取選民認同的主要「賣點」。
這種現象,同樣出現在屏東縣,國民黨候選人簡太郎的競選看板,早就推出,在各街頭巷尾到處可見,就是一人「畫面」,而始料可及的是,已出的縣議員,乃至鄉鎮市長候選人,競選看板根本看不到和簡太郎的「雙人照」,選情好壞在候選人競選海報與看板中獲得印證,怎不叫熟悉選局人士慨嘆萬分。不過,在屏東縣的情形似乎和其他縣市略有不同,民進黨縣長候選人潘孟安的競選看板,幾乎和對手同步推出,但該黨鄉鎮市長人選與縣議員候選人和潘孟安的二人照片則不多見,據知是再等等。
朝野雙方氣勢消長
屏東首善地區的屏東市民進黨市長候選人邱名璋的競選看板相當醒目,畫面大、訴求明確,就選舉文宣角度看,縣長候選人潘孟安的看板不如前者搶眼,一般認為邱名璋的選舉策略明顯趨向另類操作,其揮灑空間大,張力十足,而其他候選人的文宣運作,之所以尚未密切打出和潘孟安「合照」,可能是時間還早的看法,再等一下有關。
從候選人競選海報的動向,的確已反映朝野二黨在這次大選的氣勢消長,而另一展現的不同面向,則是民進黨縣市長候選人的「氣定神閒」,刻意在競選活動「冷」處理。
高雄市長候選人陳菊對爭取連任勢在必得,雖然投票時間已逼近,但她的動向仍然維持一位現任市長的正常活動,每天按已排定行程走,和競選相關的大型活動按兵不動,對突發事件由相關人員回應,正主兒則神隱,因此,選民到現在仍然感受不到拉高的競選氣氛。而對手國民黨徵召的候選人楊秋興除了推出那本「草根的力量」,有了較具衝擊性的主動出擊外,因陳菊迴避,一觸即消失,之後,掀起的「一百萬票的戰爭」,楊秋興強烈反擊,陳菊反而擺出事不關己似的有如「路人甲」的輕描淡寫回應,一句「那是激勵,不是狂妄」,把激化的爭議迅即流於消聲無息。
秋菊目前未推出競選看板
到現在為止,陳菊沒有推出競選看板,在各地出現的競選看板反而是市議員推出和她的「合照」,形成「眾星拱月」畫面,但有趣的是,對手楊秋興也未推出競選看板。
台南市賴清德形勢大好,因而淡然應對未來選局,這就是外界之所以認為選情看好,卻淡化選局是為了避免激化對手,一種穩定選情的策略,賴清德如此,陳菊如此,因此,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更是如法炮製。
民進黨的屏東縣長候選人潘孟安已多次刻意避開和國民黨對手簡太郎正面「叫陣」,他避重就輕,自己如此,也要求支持他的人馬如此,步調一致,就是「冷」處理選舉,連日前動土興建競選總部都未敲鑼打鼓,昭告各方,而完工的總部卻以臨時使用顯得非常簡陋,一切從簡,不外乎在維持不激化選局為考量。 對潘孟安選舉中表現的「氣定神閒」,簡太郎當然瞭如指掌,是否在胸有成竹之餘,會採取進一步的反制,不得而知。但熟悉選情的人士則認為簡太郎每天行程緊湊,在各鄉鎮村落,他的行腳已從點發展到面,如千人集會這種大型造勢活動,又如一、二百人聚集的中型活動,甚而特定人士的造訪,安排密集,一天下來跑遍半個屏東,一、二百公里的奔波,也在活動中展現他對各不同地方需求的瞭解,找問題、解決問題,據評估,這種地毯式的出擊頗有收穫,認為對手潘孟安陣營應該感受到才是。
候選人終將肉搏戰
淡化選局成為這次選舉的另類策略,被操弄得神氣活現,這是歷次選舉罕見的,在選情落差大的地區操作得更明顯,但「冷」處理選情能維持到多久,難說,畢竟不是一人在「競而選」,對手再怎麼差,總會趁機反撲,預料,愈逼近投票時日,對手的激烈回應,想再淡化「零互動」的局勢會轉變,因為,肉搏相對的戰局最後是不可避免的,被激發的選情,會拉高對決雙方。●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