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否經過算計,讓手下大將當犧牲打,陳菊如因此而可以全身而退,反證了四名官員的下台是為陳菊權充「馬前卒」,淪為「擋箭牌」,則對一個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卻又如何能有「隆中高臥」之理,相信「菊姊」午夜夢迴時,還能高枕無憂嗎?
災民:氣爆是市府的疏失
套一句災民的話,氣爆的造成乃市府的疏失,想想古人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災民都如此斷言了,陳菊又夫復何言。
要陳菊下台向市民謝罪的聲音很小,民進黨人自然是不聞不問,而藍營則只聽到高市立委黃昭順在嗆聲,此外,另一位立委林國正則提出「白紙黑字」的文件揭發市府的疏失證據,人們目擊藍軍人馬齊坐,架勢大得很,可惜,個個都成為縮頭烏龜,不吭不聲,因此黃昭順的呼叫,沒人回應,林國正的挺身揭發,同路人更按兵不動,要陳菊下台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小,終究石沉大海,無聲無息了。
藍營未持續施壓
明明可以理直氣壯,大聲呼喚,非迫使陳菊「知難而退」,可惜,藍營這一廂表現又沉又悶的「事不關己」的作態,自然看在陳菊眼中,樂得因勢利導,對手都不在乎她是不是該下台,她這一廂又何必配合演出,當然也就讓下台一事給一邊涼快去了。
更有趣的是,原來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個禮物,老天爺讓陳菊處身最難堪的形勢,明明可大做文章,借風扯蓬,正好利用這個好機會,逼使陳菊在招架乏力中陷於困境,但藍營的楊秋興陣營竟然讓大好機會從眼中流失,外界看楊秋興陣營如此的應有作為而不作為,無不深感難以理解。
陳菊保住了氣勢
正因為,藍營未能當機立斷,聚焦而起,表現如此軟趴趴,陳菊該下台的聲勢因此而欲振乏力,結果,造就了最近的民調,氣爆後陳菊的支持度仍然居高不下,維持百分之五十六的過半,保住了氣勢,也維持了高度,難怪,一條花了十億興建的疏導洪道一夕之間崩塌後,明明對爭取連任的台南市長賴清德是個一很大挫傷,可是,有恃無恐的賴清德根本不在乎,仍然照計劃出國考察去了,到了美國還放話,綠營支持度不受影響,陳菊一樣不因氣爆影響市民的支持度,一言以概之,是藍軍不爭氣,士氣太低落,有以致之。●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