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暴露高雄市這個石化重鎮地下管線錯綜複雜、欲理還亂局面,不從根本著手解決,長期以來存在近百萬市民住在有如「地雷區」的嚴重問題,已不能再因循苟且,睜眼閉眼,執政黨江內閣在短短時間內立即提出在高雄港外填海設置「石化專區」的計劃,被認為是解決問題,可以給高雄人長久安穩的居住環境,消息傳出,各界寄予高度肯定,意料之外的是高雄市長的反應竟是「再等等」,她要問問市民的意見,顯示綠營心態的「領情」,也反映了一個事實,那是「慢郎中遇見急驚風」。
一句要與市民再溝通
真搞不清楚陳菊心中在盤算些什麼?難道一次氣爆喪生了卅條人命,數百人輕重傷的慘劇,面對災區居民仍然住在「地雷區」,萬事不是以提供一勞永逸的安穩的家為第一要務嗎?為什麼還得「再等等」呢?
尊重市民的意見固然重要,難道不能採取權宜之計,一面溝通,尋求市民支持,同時對中央提出根本的解決方案深入構建中央與地方合作,如何進行第三石化專業區的計劃方案,攜手合作,排除困難積極因應,期待爭取能更短時間完成,這才是上上之策。
顯然,陳菊對江內閣提出在第三港區填海興建第三石化專區,完全配合把管線問題一次遷移,一舉而解決市民身處「地雷區」的問題,不是全然反對,可能是反對黨的潛意識心態作祟,豈可答應在「當下」,這是敏感時政界人士的看法,如果不是在分藍綠,計較於你我,為什麼還要等等?是給外界難以理解的所在。
沒錯,市民的意見要尊重,但關鍵問題在江內閣的第三石化區是否對錯?石化業者的反應是百分之百支持,也一致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做法,陳菊團隊沒有任何可反對,不予接受的空間,因為,地下管線問題太嚴重了,不是陳菊一聲令下絕對不容災區管線重整,此乃治標不治本,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請問,出事的管線不准再接妥使用,那麼更多的地下管線又如何,豈能切隔,裝成不知而不處理。
災區管線不准回填無濟於事
而不准管線再使用,可能造成石化原料供需失調,造成經濟受到沖擊的問題,而直接影響廠商因此被迫難以運作,將使得多少就業人口勢將陷入失業的問題,故不容輕忽。
陳菊斷然措施好有一比,好比「厚黑學」作者李宗吾所說的「鋸箭法」,外頭剪掉,箭頭留在裡頭卻不予問聞,問題非但未解決,更造成嚴重問題任其蔓延存在,就一個負責任政治人物而言,能這麼的行事嗎?
綠營人士對藍營一片反聲中,在立法院杯葛議事運作,早就罄竹難書,就高雄市這次爆震事件,他們集中火力,炮口一致,把馬政府的江內閣抨擊得體無完膚,罵垮了一位部長小事一樁,但綠營的心態卻是大事件,陳菊在出事後的表現,也是循著綠營一貫的作為,照著劇本演,推責任後指責箭頭對著江內閣,什麼「冷血」、「不是人」,此外更有叫高雄人「情何以堪」的令人心寒齒冷的話都出籠了,軟硬兼施之餘,千錯萬錯就他們沒錯,而自己卻不作為,還一臉無辜,說什麼很「孤寂」難耐,唱作俱佳,叫人拍案叫絕。
但「醜媳婦終要見公婆」,陳菊的團隊終在檢察官深入查究下,市府才是真正要負責任的,一切錯在高雄市政 府。
儘管如此,馬政府仍然一切和盤接受,面對災民既不願再打政黨惡鬥這種泥巴戰,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毫無怨言的提出十六億的補助,這才堵住了陳菊同路人的追罵,而這時全國各界人士的捐款已送達了高雄市府帳戶,花花鈔票,叫人竊竊私喜,也叫他們心滿意足,市府這時還等著廠商的賠款呢?
中央將投下500億
此時,江內閣關心高雄氣爆的未了工作,僕僕風塵於災區,深入瞭解解決未來要給市民安居樂業的住家,非從根本著手不可,經各部會配合專業人士的日夜研究,最後提出完全遷走管線,才能給高雄人安穩的家,於是決定在高雄第三港區填海造地,斥資五百億元完成四百公頃的土地提供所有石化業者進入設廠,這個計劃具有一舉而解決問題的效應,而且定在二○一七年完成。
江宜樺對這個歷經沉痛的教訓,氣爆後出的構建計劃,外界一致叫好,馬政府這次在高雄氣爆後的表現有始有終,難得獲肯定,而石化業者更給計劃回以舉雙手贊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