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帆和陳為廷這二個小毛頭,何方人物?這二人又算那棵蔥,卻能在這次所謂的「太陽花學運」中有如「造神」似的被捧上了天,而這二人居然不知天高地厚,半個月來看他二人任意胡作非為,自以為已經是目前「權勢」最大巨人,居然向政府「討價還價」,嗆馬政府非聽他們的不可,這二人有什麼能耐卻能成為最受注目、爭議焦點人物?
說穿了,是民進黨在幕後支持,更是一些特定媒體在推波助瀾,居中煽風點火,沒有民進黨的支持,如何能憑二個小毛頭便能掀起滿城風雨,不是特定媒體的吹風,大捧特捧,甚而歪曲事實的報導,林飛帆也好,陳為廷也罷,能佔領立法院還不時指三道四。
民進黨已難重振 反對陣營雄風
在這種情形下,林飛帆和陳為廷二人不可一世了,更加囂張、目中無人,又在「造神」的操作下,二人成了「英雄」,而曾經一度最先被一些媒體捧紅的魏揚,被檢方聲押號淘大哭,英雄終於「露了餡」後,已經收斂,可是,在幕後操作全力拉抬學運的民進黨如今卻因二人先聲奪人氣勢壓制下,反而被「一邊涼快去」了,演變至此,被邊緣化的民進黨,只能夾在立法院委員會演出堵住出入門口,佔據主席台那齣爛戲碼,已難重振反對陣營雄風。
反而是一些特定媒體包括某些紙媒以及新聞台,因全力吹捧二人,日價響的在極盡可以派上用場的最多版面上為二人領導的反服貿學運一面倒的和這二個小毛頭唱和,而那幾家傾綠的電子媒體,對這次學運的「吹風」,幾乎是廿四小時全天候報導,更配合由特定名嘴安排的政論節目,為太陽花學運做最有利的吹捧,完全一面倒批評馬政府的 不是。
據瞭解,特定紙媒吹捧林、陳二人,每天都以四至五個版面大肆宣染,由於只說立場,不論是非,因此,他們的讀者已被「固定」,中立人士輕瞄一眼,偏綠者則如獲至寶,但對這少數紙媒的發行量並無加持作用,只是那一群人在看。
倒是電子媒體說立場偏頗,但全天候的報導,所有的動態新聞仍能吸引觀眾收看,其固定名嘴未發言便看出他們的立場傾向,卻對收視率造成效應,收視率因此增加。
民眾關心學運動態
只不過,在電子媒體中其報導傾向,不論偏綠,或是偏藍的,收視全都提升,這與全天候對學運,以及反反服貿的動向,都得加以報導有關,似乎在反應人們關心學運動態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那家水果日報,這次對反服貿學運的報導,明顯偏向反服貿那一邊,過去所持中立的報導取向突然消失了,是否為扭轉報份,閱讀率略減有關?但這家報紙對中國的批評多於正向立場,可能因該報老板始終對中國不爽造成的影響,值得瞭解。一般看法,不少偏藍讀者對水果日報在這次學運中的「質變」,過去喜愛該報在藝文、體育乃至生活新聞上的詳細報導而很多人紛紛購閱,是否因此而不再看,未來影響如何,有待觀察。
反服貿學運的確掀起了近來最大震撼的公民運動,林飛帆與陳為廷二人掀起的風潮,確實有一套,後來,他們輕易攻入立法院,繼又攻陷行政院,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手法,乾淨俐落,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但後來各方才揭發二人都是社運老手,且都有明顯綠營色彩,林飛帆更是蔡英文旗下「青年軍」大將,外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綠營同路人,難怪在這次太陽花學運中,要人有人,要什麼有什麼,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都公開亮相,在場外靜坐「護持」,外界才以原來如此,那二人並不單純,質疑他們學生身份的「純度」,分明在扮演綠營「馬前卒」,有人以「職業學生」看待,也就想當然耳。
學生主張反覆
其實,從學生們提出反黑箱服貿,到逐條審,再到設監督條例,顯然,都是民進黨的訴求如出一轍,隨著風潮掀高,又加碼提出召開公民國是會議,乃至最後退回服貿到先立法後審查,更與民進黨訴求遙相呼應。到了這個地步,學生們反什麼、民進黨反什麼,根本是一鼻子孔出氣。
而只問立場,不論是非的媒體,在報導中完全採取「斷章取義」手法,學生攻佔行政院、立法院是違法、破壞公物、攻擊警察鎮暴不對,卻對學生攻佔政府機關,造成更多警察受傷,則隻字不提,採取鋸箭法的報導,都是政府不對,更是警察鎮暴不當,其報導扭曲事實,一昧偏袒違法學生則由於袒護,尤對林、陳二人做「英雄式」的吹捧,這種媒體的「墜落」,已到了無以復加地步。●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