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鄉長轉換跑道為高雄市 議員,近三年多來將林園區打造成優質生活環境,韓賜村感受特別深刻,因為林園區的基礎建設、公園道路開闢、易淹水地段改善及環保教育文化,在還是鄉自治區時就已著手擘劃藍圖,縣市合併後,雖然從執政轉化為監督,可是卻時刻不敢放鬆,一步一腳印,讓韓賜村感自豪地說:『報告林園地方父老,我兌現了所有政見支票』。
開闢公園降低汙染
韓賜村指出,民國97年完工啟用的漁港公園是林園區第一座大型公園,位於中芸漁港東邊,面積2.3公頃,讓閒置三十年的預定地重生利用,尤其林園區屬高汙染、高耗能產業,而所在地區卻沒有足夠綠地面積,生活環境品質遠不如都會區的市民,同為高雄市民繳納相同稅賦,不應有差別待遇,也不符「公平正義」原則,這也是韓賜村議員極力爭取公園開闢的原因。
林園鄉公所時代發放的三節敬老年金,以及夜間傳統龍舟賽在中芸漁港繼續舉辦,並且推動「洋蔥文化祭」為林園鄉區蔥農打造出新商機,設立中芸漁港辦公室提供魚苗活體檢驗,爭取免費高雄捷運接駁車直達林園。韓賜村說,很欣慰所有建議都已實現,現在陸續完成幸福公園、中芸第二圖書館及汕尾活動中心,加上仁愛路拓寬、金潭國小聯外道路、清水岩觀光大道拓寬、台二十一線拓寬,林園已經是換了新衫。
堅持居住正義
韓賜村指出,依照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規定,包括自然及人文景觀資源、人口規
模及密度分布、土地利用、交通運輸、建築密度分布、產業結構及發展、土地利用、住宅供需等項目均應列入通盤檢討,林園、大寮因為是石化工業重鎮,隨著石化工業發達及人口外移,不僅在空氣品質、綠地面積、地方建設都顯落後,現在縣市合併後,理應迎頭趕上,市府應特別重視,必須具體提出有效規劃來徹底提升林園、大寮居住正義,才符合高雄宜居城市本意。
韓賜村說,後續推動的東林西路之拓寬,林園清水岩寺至台17線道路開闢工程,以及大坪頂
以東園道二及大坪頂特定區19號道路,以及林園中芸港旁漁港路,聯接石化四橋道路,及東岸護堤新設工程(大坪頂以東13-4號道路)、林園台21線聯接汕尾道路工程(大坪頂以東14-6號道路及新增聯外道路)、11號公園、12號公園等相關建設。
開路建設繁榮地方
關係到林園的發展,如果要地方繁榮,基層建設與道路開闢都是不可或缺的,未來他將繼續嚴密監督行政單位,一定要把林園大寮建設為宜居地區,還給地方公道。●實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