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再多的反覆檢驗,檯面上的人物,寥寥可數,周典論已矣,王進士已連吃二次大敗仗,總不能「三度劉郎」讓他「老馬伏櫪,志在三連敗」吧!曾永權宦途經營有術,已高居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手握選戰大旗,即使半生醉心「百里侯」,但他生不逢辰,當不了縣長,可在中央拜相入將,一個在屏東家鄉從縣長選舉中連吃敗仗的曾永權,卻能平步青雲,連連高昇,更叫人難以理解的是,在選戰中連連吃了大敗仗後,卻可以當上執政黨中央黨部秘書長,讓敗軍之將反串選戰大局的重責大任,這種和人們印象中,有戰功才能居中運籌惟幄、指揮若定的做法,完全背道而馳。
蘇清泉必須靠自己
不必指望曾永權會有什麼能耐,也不必太期待剛過四十,一度咄咄逼人的張雅屏會在屏東玩出什麼把戲,曾永權是「老狗玩不出好劇本」,新鮮人的張雅屏也不過是「眼高手低」,一句古人老調牙的話「書到用時方恨少」,曾、張一老一少就是那麼一回事,蘇清泉個人條件不錯,他要有「單打獨鬥」心理準備,靠中央的曾永權,倚賴在地方黨部的張雅屏,都成不了局,要知道「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
在選民心目中,潘孟安足可「挾民進黨而自重」,佔盡了優勢,這是事實,面對這一仗,蘇清泉要有孤注一擲,全力奮戰的勇氣,機會不是對手給的,而是要靠自己的決心全力爭取,如何爭取選民認同,把自己的劣勢扭轉過來,處危機便是轉機,戰場「逆轉勝」的例子,比比皆是,想當年兩晉亡後,前秦大將苻堅率百萬大軍南下,發動對東晉戰爭,東晉以謝玄為前鋒督軍,僅以八萬人馬應戰,八萬對一百萬,雙方實力落差十倍,但謝玄卻以高明戰略,要求苻堅百萬大軍在相隔肥水時且退出幾里,以便渡河決一死戰,未料,秦軍剛退,打算乘機襲擊時,軍令一下,謝玄即由軍士高喊秦軍已敗向後退怯,苻堅百萬大軍一時大亂,晉軍揮軍追擊,終於擊潰秦軍,以八萬人擊敗百萬大軍,這就是歷史上人人稱道的「肥水之戰」,以史為鑑可知進退。
蘇清泉揹負國民黨長年敗仗慘痛教訓,唯有背水一戰一途,而潘孟安在黨內提名一戰中才打贏了勁敵蘇震清,聲勢正旺,且有民進黨在屏東縣經年累月建立的根深蒂固根基,形勢大好,黨內自是一片叫好,稍後,在提名失利後的蘇震清又適時給潘孟安「錦上又添花」,拋出了黨內大團結的橄欖枝,對潘孟安在提名一戰新勝之際,更如吃下了一顆強力安心丸,這一仗,大可「隆中高臥」勝算可期了。
兩黨對決 精彩仍可期
其實,在民進黨內提名潘、蘇二人較手比劃中,雙方陣營雖未有激烈攻擊之舉,私下擺足了陣勢,雙方對峙,形勢仍然緊繃,尤其,潘孟安在民調前夕在屏東那場說明會中,包括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以及雲林縣長蘇治芬或到場助陣,或表明相挺,其先聲奪人的氣勢,蘇震清只能在各地拜訪行動,聲勢一比,便被比下去了,這種一面倒的聲勢,縱然蘇震清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認了,但支持者內心的衝擊,恐怕不是主將一聲「團結」的向對手形同「輸誠」中可洗刷一空的,是否會形成表面團結,私下分裂,那是不足為外人道。
剛剛結束提名戰的雲林縣民進黨縣長候選人出爐後,李進勇脫穎而出,劉建國便回以他一人獨戰對手三人,把縣長蘇治芬都算上去,這一筆帳如何了,分裂似乎已很難避免,屏東縣情形有點類似,如蘇震清人馬也有一對二的回應,並不足奇,因為,現任縣長曹啟鴻全力支持潘孟安,縣府資源是否都用上,不足為外人道,蘇震清孤軍獨戰,身歷其境,感同身受之餘,支持者有什麼樣反應,何妨拭目以待。
潘孟安當然身處優勢,正可下一盤好棋,但蘇清泉以哀兵之態,背水一戰,能否翻轉局勢,確實值得各方推敲。
●犀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