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公務員明年只能喝茶聊天, 而且無報可看,因為,除了人事費及首長特別費,經常門的其他預算都要刪減兩成到三成。,
讓高雄市政府揮刀自宮的原因,當然是財政困境導致,雖然想盡開闢財源的方法,可是因為台灣經濟衰退,就連最近標售市有地,幾乎都是鬧區精華地段,而且全部才十一標,竟然還有五標乏人問津。
財劃法公債法無益財政
出售祖產不順利,甚至連本來指望中央財政劃分法來補救,但是由於修法延宕,不能配合編列明年預算,而且依據財政部告知的財政劃分法修法結果,高雄市竟然不會增加補助款,反而將減少十一億元,讓高雄市得不償失,所以原先的期待落空,加上財政部最近釋出財政大餅,結果肥了台南、台中,卻苦了元老級的院轄市,高雄市只增加七十七萬四千元。這樣的結果,讓高雄市政府徹底覺悟只能從節流方面著手縮減虧空,主計及財政單位建議,高雄市政府『想救財政,必須自宮』,否則明年的預算根本無法編製。
財主單位的自宮,不僅是表面文章,而是要割得很徹底。向市長陳菊提報的建議方案,明確指出,除了人事費、首長的特別費,其他經常門預算的一般業務費,全部自動刪減三成。
如果依照財主單位的建議辦理,府內人士形容『幾乎一半以上公務員上班只能喝茶聊天』,而且還不能看報紙,因為已經沒有訂報的業務費,而且由於刪減高達三成,所以幾乎無事可做,只能悠閒聊天。
公務員無事可做
市長陳菊也看出揮刀自宮的嚴重性,因此儘管財主單位提出建議,而且也呈報公文請市長裁示,但是陳菊沒有立刻簽批公文,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找出補救辦法,但是等到最後一刻,卻是明年的中央統籌分配款只比今年多七十七萬四千元,陳菊徹底失望後,才忍痛批准『自我縮減預算』的建議。
其實讓陳菊必須讓步,還另有原因,關鍵在於議會國民黨團在去年提出『減赤』計畫,嚴厲要求高雄市必須每年減少十億元借款,而且從今年總預算就開始實施,如果陳菊不理會國民黨議會黨團決議,勢必在十月一日開始的定期大會掀起政治風暴,陳菊為府會和諧,只能自我節制,讓市府從業務費開始大幅度節流。
治安將亮紅燈
但是減赤的後遺症,已經造成市政窒礙難行,首先就傳出警察加班費減少,治安亮紅燈的警訊。
高雄市警力不足,因此以加班維持第一線警力,但是即使多賺錢,很多警察仍然不願意額外加班,尤其是四十歲以上的警察,體力早就難以應付加班需要,所以當市府要刪減業務費的消息傳出後,基層警察反而高興不已,因為從此高階警官不能再以加班費合理化警察超時工作,基層可以不必再加班。
每周停收兩天垃圾
但是警察不加班,警力又不足,結果就是治安亮紅燈,尤其夜班警力將會大幅縮減,對民眾夜間人身安全威脅更大。
不只是警察局為業務費減少而頭痛,環保局更有切身之痛,業務費刪減三成,油價反而高漲,將來油料費及車輛維修費都不夠用,只能減少垃圾車出勤次數,未來可能必須每周減少兩天。
開源不彰只能節流… 卻未找到正確方向
對於未來市政會成為窒礙難行,更引發憂慮,擔心高雄市可能會步上美國底特律城市宣告破產的後塵。回顧底特律破產前的過程,就是因為歲入不足而必須大幅刪減支出,結果治安最差,街頭滿地垃圾而髒亂不堪,導致遊民數量激增,原本的中產階級市民因此被迫遷離底特律,讓底特律的歲收更減少,惡性循環的結果,最後走上宣告市庫破產之途,高雄市也可能最後因為預算刪減而讓市政落後,結果變成最不適宜居住的城市。
不能讓港都不適宜居住
因此,綠營人士認為,從環保局及警察局的反應,就可以證明國民黨團堅持的減赤計畫,根本是畫大餅,不過,國民黨議員陳麗娜卻認為市政府扭曲了減赤計畫的意義。
陳麗娜說,高雄市從興建捷運開始,就不斷高額舉債,每年都幾乎到達上限,去年顯示高雄市舉債空間只剩下三到五年,因此國民黨團才主張市府應該要減赤,而且還顧慮市政推展,只規定每年減少十億元的借款,相對於每年超過一千三百億元的總預算,十億元只是九牛一毛,條件並不嚴苛,至於市府如何縮減支出,陳麗娜認為不應過問,不過,她說,每次審查預算時,市府每個單位都強調每一分支出的重要性,也就是,各單位一直認為最好不要刪減預算,即使要刪減,也要做出忍痛犧牲的姿態,因此陳麗娜認為,目前統刪業務費三成的作法而引起市政危機的說法,就像每年爭取不刪預算的情況一樣,但是她強調,市府不能夠再重複理由,而是應該想辦法維持妥適的市政運作。
甚至,陳麗娜強調減赤計畫是在救高雄市,否則以後不能借錢過日子時,要怎麼辦?
陳麗娜說,底特律破產原因是沒有經濟政策,因此當汽車產業不振時,底特律市政府並沒有引進新型產業取而代之,因此才會稅收不足而被迫破產,她質疑現在的高雄市政府難道要像底特律市政府一樣的坐以待斃?
可以減少非業務費支出
民進黨市議員蕭永達當初曾杯葛總預算,不過他自認理由正當,因為審計部已經證實高雄市政府在民國一百年確實浮編總預算,虛列六十億元的歲入。蕭永達認為高雄市政府應該及時覺醒,一定要量入為出,核實編列預算,因此以減少業務費的方式來縮減預算,絕對需要討論,他認為或許可以減少其他方面的支出。
蕭永達指出,高雄縣市併後,縣市議會席次減少三分之一,既然民意機構可以縮編,而且市府組織精簡,為何市府公務員卻比合併前還要多?
尤其市府一直不檢討以業務費聘僱的臨時工,蕭永達認為更不應該。
縣市合併前,高雄縣政府以業務費僱請臨時工,人數超過四千人,每年需要超過八億元的支出,但是縣市合併時,原先的高雄縣人士,都以人情因素遊說陳菊不要廢除以業務費聘請臨時工的制度,陳菊也以家庭需要的安定理由,繼續以業務費支付臨時工薪水,但是立下遇缺不補的規定,可是至今還需要超過八億元的支出。
臨時工薪資每年逾8億
如果要檢討支出,業務費的臨時工應該首先就要檢討,而且因為超過八億元,只要廢除此項就可以達到國民黨議會黨團減赤十億元的要求,但是市政府為了地方的人情,加上人數高達四千,因此不願意廢止,反而檢討包括油料費在內的一般業務費,因此才引起注目,財主單位的建議,可能造成市府得不償失。●宋飛刀